从埃及回来之后, 路菲菲的主要精力都投在视频平台上。
很多人都笃信眼见为实,用一句后世的笑话来说,就是:“视频是不能P的, 所以视频一定是真的。”
多少谣言、多少包藏祸心的价值输出, 都通过一个个看似无害的视频传输到人们的脑子里。
早上, 路菲菲看到了一个视频, 说一家本地的连锁超市马上要倒闭。
配的资料内容是那个超市里一片混乱, 好多人在里面根本就不挑东西了, 能拿就拿。
那动静, 像日本鬼子进村前的逃荒, 又像各种末日小说开头的超市大扫货。
这个超市是本市一家国营企业下属的产业, 全市大大小小有近千家超市, 它家的消费卡也是各大企事业单位最喜欢发的员工福利。
它的优点是网点多, 不管是老小区还是新楼盘旁边必须有一个, 如果哪个楼盘旁边没有, 就说明这个楼盘有问题。
缺点是价格贵, 一般人除了急等的东西, 很少有人愿意在这里买……除非单位发了购物卡。
平时除了逢年过节, 超市里都没什么人。
只有生鲜部门的日子好过一点, 因为年轻人都下班晚,下班的时候, 菜场都关门了,超市的净菜是买菜人唯一的选择。
所以,这家超市就卡在一个“它好像倒不了,但是倒了也在可以理解范围之内”的状态。
除了视频平台, 各种“相亲相爱一家人”“家和万事兴”、本地生活群,以及各个微博平台上都在传播此事。
就连路菲菲的妈妈, 都在忙着跟亲戚通报消息,说快买吧,超市要倒闭啦,倒闭了购物卡就用不了啦!
有人一直节俭,手里囤着几千块的卡,忽然听说几千块要作废,本来不想买的人也冲去,闭着眼睛瞎买一通。
路菲菲觉得很奇怪,她记得二十年后这家超市还活着呐,毕竟是国营单位的下属企业,而且,虽然后面不允许发超市卡了,可是,银行专门对本地开了“专户”,说起来,是发在银行里的,但是,本质还是只能点对点在这家超市使用。
既然还有利益捆绑,哪能就这么倒了?
路菲菲对此事非常好奇,那这视频是什么情况?
拍了一个超市的门头,然后又挑了一个清仓大甩卖的超市场景?
这种造谣手法倒是很常见。
路菲菲公司的楼下正好就有一家,她对那家店的现状没有任何印象,如果也发生了“清仓大甩卖”,围了一圈人,她怎么着也得多看两眼。
她忍不住好奇下楼看一眼,万一是已经清仓大甩卖结束,直接关门了呢?
超市的门开着,平平静静,无事发生。
路菲菲好奇地问道:“听说你们店要关了?”
店员摇头:“没有没有,哎,就只有那一家店,租期到了不租了,换个地方开店,结果给传成这样。”
路菲菲打听了在视频里的那家超市地址,亲自去了一趟。
果然,门口写着大大的“到期不续约,多件商品优惠”,还摆着一溜小花车,上面放着一块钱一件、五块钱一件的各种小商品。
店里已经快被搬空了。
就这么一家店要搬迁,传成了整个连锁店要倒闭。
也就是这家超市命好,是国营企业,又是实体经济,只要店还开着,就能缓过来,反正店里也没损失。
如果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这就是挤兑的开始了。
传说中,美国1929年的大萧条,就起源于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在银行里没有取到钱,于是,他向自己周围的人宣传银行取不出钱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也确实处于人人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一个谣言就如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引发燎原大火。
路菲菲在自己的家族群里发了辟谣的内容,告诉家里人没有要倒闭,只是那一家连锁店不开了而已。
各位七大姑八大姨们的反应很一致:“万一是真的呢,还是花掉吧。”
这种“万一呢”的心态,是造成后世越来越卷,大家越来越焦虑,以及谣言四起的原因。
类似于:这人活到一百三!因为他每天早上劈个叉!
专家分析:劈叉有利于韧带和肌肉群,所谓筋拉一寸,寿长十年。
进一步深度解析:哦,原来他除了劈个叉,还要跟邻居吵架。
专家分析:吵架有利于活跃思维、锻炼口齿、增强听力。
终极分析:他每天都吃XX牌综合营养素。
专家分析:人工合成的不好,他吃的都是从天然食材里获取的。
——然后,就是XX牌综合营养素卖得飞起,连带着平替也一并销量起飞……
再过上几年,出一个辟谣UP主,说这个人活到一百八的真实原因是户籍混乱,以及生活环境不好,人比正常人衰老快。给他上户口tຊ的时候,他说自己已经一百一了,其实当时他才四十,为了骗高龄补贴才这么说的。
这种类似的套路,永远有人相信。
路菲菲与策划部门讨论,也许可以捧一个辟谣UP主出来,大家都觉得这很是没有必要。
“我跟我家里人说过多少次,该上的当,他们是一个都没跑!”
“我家也是,他们还说我不懂事。”
“说你不懂事还算好的了,我家人是一边嘴上答应着,一边继续去上当,真是绝了,迟早给他们气死。”
“我妈以前说我外公迷信保健品,连报纸中缝里的保健品广告都用放大镜扒着看,现在她也开始了,什么鬼话都信,什么羊初乳奶粉喝下去能渗透到心脏你敢信?她信!我跟她说科学原理,她跟我说她没信,只是觉得肯定有益处,总比不喝的好,我的天,一万块钱就那么一点奶粉!”
“一样一样,就是我妈上的当是骆驼奶粉!吃几万块的保健品,高油高盐的菜汁一口闷,说这叫勤俭持家不浪费。”
……
看来大家在家里都遇到过这样那样的事,都努力过了,且都没有得到成果。
负责商务的同事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辟谣的话,怎么产生利盈利点?”
如果说某样东西好,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带货。
如果说某样东西不好,带别的货,就有拉踩之嫌。
而且,说不定会有回旋镖打在身上,比如带的货过一阵子翻车,那就会成为大笑柄。
路菲菲回答:“这算是公益性质吧,不带货就不带货了,主要给我们的客户提供情绪价值,让他们开心一点。”
“开心?能怎么样?”同事们是来上班赚钱的,不是做慈善的。
路菲菲解释道:“听见家里人说那些谣言,你们会心烦对吧,跟家里人说不通,但是总得找一个情绪的宣泄口。家里长辈紧密团结在谣言身边,觉得谣言很弱智的人就会紧密团结在专业辟谣的账号身边。
听到什么新谣言,就会想去那个账号上看看是不是针对这种新谣言发了辟谣视频。
如果有了,观众就会感同身受,发点评论,然后在这些评论下面,又一定会聚集起一批跟他有同样遭遇的人。
关注度、讨论度和互动量这不就起来了吗?
那种能直接带来利润的内容很重要,这种带口碑的内容也很重要,我们的主要受众是年轻人,要满足他们的多方需求,才能让他们粘在我们的视频平台上。”
最近段风的绘画事业进步神速,有一个美国富豪愿意出大价钱,买下他的二十幅以中国神话为主题的水墨画。
“一百万美元一幅。”段风很开心。
路菲菲眨眨眼睛:“那不就才八百万人民币?”
段风震惊:“才?你的眼光这么高了?”
“嗯,我看好多人都卖几千万上亿的。”
段风:“……你说的那些人,是不是叫莫奈、梵高、伦勃朗、米开朗基罗、达芬奇?”
路菲菲用力点头:“对啊,你在我心中,跟他们是并列关系。”
“咳……”本来想要跟路菲菲认真介绍艺术品市场真正价格的段风一时无言以对,他摸了摸鼻子,嘴角微微上翘,压都压不住。
“那个……菲菲,感情归感情,经济归经济……这个不能混为一谈,有些名不见经传的画一幅就能卖到一百多万美元,那其实跟艺术价值没什么关系。”
“嗯,我明白,主要是背后的金融属性。那就说艺术,一口气买二十幅画的这个人,是一个中国艺术的爱好者?”
段风摊开手:“他说是。”
如果不是,一口气买二十幅中国神话的水墨画又是图什么。
路菲菲也无意对买家追根究底,人家花钱买的,哪怕是点着了照亮呢?人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又不是《水云间》里的梅若鸿,看见别人买了他的画烧,就受不了,要咆哮。
这段时间,路菲菲在非洲各国拉来的小商贩们都开始在她的视频平台上传内容。
他们不懂剪辑,大多数就是用手机拍了视频以后,直接通过APP上传。
看惯了电视台精致的旅游风光纪录片的观众,第一回 看到这么接地气的真实场景和真实生活,兴致很高,在评论区下面问问他们的生活、问问某种商品的制作过程。
有些小贩还喜欢上传自己的生活,当他们生活里出现不如意的事情,热心的中国网友还会积极的给他们出主意想办法。
在这些视频里,透露出本地人许许多多的生活细节,有善于观察的人已经发现,在他们灿烂笑脸之后,隐藏着的严重社会问题:比如突尼斯这个国家,贫富差距巨大,年轻人太多且都受过高等教育,可是没有那么多工作给他们,大学毕业生摆地摊、开出租车,能赚到钱的时候笑嘻嘻,但是这样的日子并不多,大家脸上的表情越来越麻木。
此时中国的经济处于蒸蒸日上的状态,观众们看着遥远国度的生活,就是看个乐子,还会积极帮他们出主意,建议他们可以自己种点菜、养些羊等等。
路菲菲去段风家找他玩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他也在看那些视频,段风明明就是一个只关心动漫游戏的二次元玩家。
路菲菲好奇:“咦?你什么时候也喜欢看这些了,你不是说毫无艺术价值吗?”
“没有艺术价值,可是有价格,那个美国人说还看过我画的非洲小孩,现在他想要预订一些反应北非日常生活的画,最好是能表现他们生活苦难的,他也许可以组织慈善捐款。”
段风觉得这是好事。
路菲菲眉头微皱:“我怎么觉得这事不太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