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七十三章 军制暗斗

枭臣 更俗 4176 2024-01-30 17:29:33

正如当年陈韩三叛投刘安儿一样,诸多人都将怨气撒在陈韩三头上,少有人会抱怨刘安儿诱使陈韩三叛投——陈韩三再度叛投官府,甘为官府爪牙,诱杀刘安儿,流民军将领更恨陈韩三出尔反尔,对真正在幕后实施招安诱杀之策的林缚,岳冷秋反而没有多少怨恨。

官兵杀匪,匪杀官兵,无数人命湮灭,各自不择手段,本就是天经地义之事。大伙儿起事造反,就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给官府设计杀了,心里恨虽恨,但也不会拿出来说道,怨天尤人。

刘安儿在徐州给诱杀,对聚集青龙岗的流民军将领来说,更多的是招安而得富贵的妄想破灭了。

虽说下邳残城激战,刘妙贞与江东左军打了个平手,声势大涨,但许多流民军心里不糊涂。

这一战,孙壮率精兵六千从宿豫奔袭而来,刘妙贞与马兰头也是精锐尽出,随后还有诸多将领念着刘安儿之义,派兵出战,差不多是流民军三四万兵马打不足万人的江东左军。

流民军这边,先是从宿豫而来的孙壮所部给击溃,主将孙壮被俘,流民军在青龙岗仅有的近三千骑兵给打残,刘妙贞的精锐亲卫红甲骑队给打残,步卒伤亡更重,零零碎碎减员近万人。

江东左军此战的伤亡甚至都不足两千人。

要是徐州不失,这样的战果,对流民军有很大的意义。他们占着人数上的优势,兵员近乎可以无限制的消耗,这样的硬仗再打一两回,就足以让江东左军不敢出睢宁城作战,他们就能赢得战场上的主动。

然而刘安儿在徐州给诱杀,陈韩三在徐州虎视眈眈,下邳古城一战打成平手的最大意义,也仅仅使刘妙贞的声势上涨,将卒们在刘安儿死后,也能稍稍恢复些斗志与士气来。最根本的问题还没有得到丁点的解决。

下邳古城激战,对流民军来说,是野战,是以多打少,是集结流民军精兵与江东左军野战,也仅仅是惨淡平局,已经算是打的难得的漂亮。江东左军退守营寨不出,前有睢宁坚城,后有水营战船,流民军将领更是彻底没有了强夺江东左军营寨的信心。

不战又有怎样,北面给陈韩三封住去路,南下宿豫,回旋的余地更小,没有渡船,没有水营,渡不了淮水,渡不了泗水,也渡不了汴水,最要老命的是粮草见底,维持不了几天。

降?更不敢降!刘安儿在徐州给招安诱杀,谁还敢轻易相信官府的承诺?

睢宁,青龙岗的局势在下邳古城一战之后,似乎陷入难以化解的僵局之中。

当然了,这将僵局也仅仅是将青龙岗的七八万流民军拖入更危险的边缘……

岳冷秋率长淮军精锐在休整后北上,在滕州一线摧枯拉朽,很快就能腾出手南下参战;梁成冲率两万精锐星夜奔驰,欲南下分一杯羹——青龙岗的流民军将领,掰开脚趾头也知道,他们已成官兵诸路强豪眼里的盘中餐了。

虽说三王罗献成在寿州以西还有十数万兵马,罗献成也不可能不想收编刘安儿淮泗流民军的残部,但给庐州方面的官兵压着,潼关之上还有曹义渠这头猛虎眈眈而视,罗献成根本没有胆子渡淮过来,参加这场乱局。

※※※※※※※※※※※※※※※※

睢宁,青龙岗的僵局倒也没有维持多久。

八月三十日,淮泗流民军先锋渠师孙杆子,在宿豫开城,向淮东制置使所遣招降使者,睢宁知县李卫献降,受命担任渡淮军左营指挥使,淮东制置使司睢宁都监。其部编六营正卒,余部由部将陈渍、张苟率领,从泗阳飞霞矶渡淮南下,进入山阳安置……

孙壮率部北上,于九月二日进驻睢宁,全面接管睢宁防务,同日,顾嗣元则率部南下,去接守宿豫防务。

孙杆子一降,便如破冰一击,顿时打开睢宁城与青龙岗相执不下的僵局。

在林缚的默许下,青龙岗的流民军实际有三条路可走。

一是跟刘妙贞一条道走到黑,不受降,不招安,携兵甲粮秣渡汴西去,来日再战。

一是接受招安,都编入渡淮军左营序列,名义上接受孙壮的节制,以睢宁、宿豫等地为驻所,总兵员以二十营一万两千正卒为限。

渡淮军左营在地方驻军,需接受睢宁知县李卫等地方文官的监察,不得扰民或侵犯地方,淮东制置使司负责以正卒每月六斗粮,三百钱给饷,但余部需悉数打散迁往淮河以南,接受安置。

一是受降,所部打散,迁往淮河接受安置,其将领以献降兵卒数,由淮东制置使司请旨授予各将领相应的武职散官衔,可归乡养老,也可留在淮东,日后也有机会接受淮东制置使司的征辟,出来为将,为吏。

江东左军退守睢宁河西大营,所有的招安,受降甚至刘妙贞率部渡汴西撤,都由孙杆子壮做中间人去布置。当前也只有孙壮这个“降将”,才能受流民军诸将领的信任,韩采芝则代表江东左军暗中提供必要的支援与接应。

刘庭州、张晏虽在睢宁,但也是在孙杆子孙壮与顾嗣元换防之后,才看过林缚要放红袄女渡汴西逃的端倪来。

刘庭州与林缚大吵一场,林缚只是充耳不闻,刘庭州当夜与肖魁安带着十几名随扈北去滕州找岳冷秋告状。

等岳冷秋从滕州脱开身,亲自赶来睢宁问罪,已经是九月初六,刘妙贞与马兰头率两万流民军精锐早一日渡过汴水,与淮阳的流民军汇合了。

※※※※※※※※※※※※※※※※

林缚打开营门,邀岳冷秋率百余扈从进营检阅,得意洋洋的邀功道:“除贼帅之妹刘妙贞及贼将马兰头率残部逃脱,退到淮阳为害地方,与朝廷对抗外,青龙岗及宿豫,泗阳流寇,自孙壮以下,近七万深感朝廷之恩义,深受岳督之恩义,愿弃恶从良,接受招安。卑职汰弱留强,在淮东制下,编渡淮军左营二十营正卒,许其戴罪立功,为朝廷效力,暂时都驻在睢宁。余下从贼者皆既往不咎,打散编入民户,迁往淮东各县监视安置,以免成为新的祸根……此为接受招安的将领名目,请岳督检阅!抑或岳督要亲临睢宁城受阅,恕卑职前些日子激战受了伤,不便相陪了。”

岳冷秋气得脖子发僵硬,但也没有想到林缚的动作会这么快。

淮泗地区的流匪之众,一度多至四十万,但葛平部天袄军二十万人纯为乌合之众,不足为患。

刘安儿所部二十万兵马,转战天下两年之久,之间还多次经过整编,就有了老卒底子。即使徐州损失了一部分,余下最精锐的一部分给刘妙贞带走或编入渡淮军左营,但给林缚没掉的六万丁壮,实是不容小觑的一股力量。

江东左军之前虽强,但底子薄,消耗过大,后备兵源就补不上来。像强攻大横岛,下邳残城激战这样的硬仗,林缚也没有信心多打。

淮泗出强兵,是指淮河以北地区,这些地方民风彪悍。淮河以南民风孱弱,征不了多少强兵。这六万丁壮给林缚没走,江东左军的潜力少说要增加一倍。

岳冷秋后悔不已,早知如此,就应该在陈韩三杀刘安儿之后,就果断率部南下,合击青龙岗的流民军。林缚仅是制置使,论受降,接受招安,流民军将领多半只会认江淮总督的牌子。

此外,林缚编渡淮军左营,以贼将孙壮等人为首,还要赖在睢宁不走,打的还不是以匪制匪,拿孙壮牵制陈韩三的心思?

岳冷秋气得更呛,率百余扈骑就来睢宁兴师问罪,林缚看了也是暗中冷笑。

比起困在徐州城里,拿江淮总督的位子向林缚救援,岳冷秋也没有少得好处。

招降陈韩三,诱杀刘安儿,大破淮泗流匪,怎么算,岳冷秋都要算首功,长淮军在之前的作战失利,自然就算不了什么了。

陈韩三叛了再叛,虽有两万兵马未损,但也是丧家之犬,除了跟着岳冷秋,也没有其他出路可走。之外,岳冷秋率长淮军北上,在北线招降纳叛,至少短时间内在兵员人数上,长淮军恢复之前的满额编制。

木已成舟,岳冷秋也知道林缚是什么跋扈性子,拿总督的头衔强压他也没有用,将渡淮军左营的招降将领名单拿过来。

岳冷秋不怕林缚对他不利,但还不敢去睢宁城去见这些归降将领,见江东左军的营寨与睢宁城也是一副河水不犯井水的样子,心知林缚眼下也只是利用这些人来对付陈韩三,还掌握不了这些人,他坐在总督的位子上,总是有机会拉拢这些归降将领的。

岳冷秋不进睢宁城,不意味着刘庭州不能进去与这些归降将领接触,也不意味着不能将睢宁知县李卫召到跟前来询问细情,这份名单还是有用场的。

岳冷秋将归附将领名单收下,又从怀里掏出一本折子来,对林缚说道:“制置使虽有前例,但不是常设。其衙署,幕佐,军制,募兵以及粮饷,兵械,驻营,辖防等务,与军镇有何异同,都还没有明确前例可以参考。朝廷既然委我来从权处置此事,而你与陈韩三又都是新任之官,其细节,不能不跟你们商议,我拟了一本折子,你且看一下,若无意见,还要你来副署……”

正式就任淮东制置使,有利有弊。

利是表面上管辖的地盘增加了,对地方文官也有一定的节制权限,甚至能调地方乡军作战,权力要比镇军体系的镇守主将大得多,弊就是要受江淮总督府的直接辖制,淮东制置使到底有多大的权属,受江淮总督府的限制很大。

林缚将岳冷秋将呈朝廷的条陈接过来,就在大营前的校场边上翻开细阅。

与林缚之前猜测的差不多。

通常意义上的淮东是指洪泽浦以东,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区域,包括海陵、淮安、维扬(扬州)三府以及两淮盐区。

而岳冷秋的条陈上,将维扬府与两淮盐区从淮东制置使司的辖防区划掉,只保留淮安、海陵与鹤城草场作为淮东制置使司的辖防区。两淮盐区受张晏所辖,张晏是正四品盐铁使,制置司的官衔才从四品,伸手去管两淮盐区也不合理。

维扬历来是大府,知府比其他府的知府要高一级,也为从四品,再说此时是沈戎任维扬知府,林缚想伸手也伸不进去。划不划到辖防区里,此时也没有实际的意义,林缚也不争这个。

淮东制置使司设行军长史、行军司马、判官等佐官,这些都是常例,岳冷秋也没有在条陈里推荐人选,想来也知道插手这个举荐权没有意义。制置使的属官该用谁,谁会有实权,都是林缚一言决之的事情。

但在条陈里,岳冷秋有个杀手锏,就是建议在淮东制置使司之外,再设淮东军领司,荐刘庭州兼任军领司使。

军领司使还是郝宗成新造出来的官职,前例就是三镇军领司,总辖蓟北,宣府,大同三镇的粮饷兵械驻营物资供应,说白了就是限制李卓等边帅对边军的兵权。朝廷暗弱,地方监察体系就成了摆饰,地方权力,除军政外,就是民政与财政。林缚作为制置使,是辖防区的最高军政长官,但在制置使之外再设军领司使,就能限制林缚对地方民政、财政事务插手。

对这种种安排,林缚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意外的地方,岳冷秋要不给他设几道枷锁,才叫遇到鬼呢。

林缚再往下看。

岳冷秋在条陈里建议,淮东制置使司麾下以两万正卒来核定兵员,粮饷以镇军正卒标准供应,每卒每月供粮六斗,饷三百钱,悉由军领司按季核发,兵械折损及驻营物资,由军领司照实核发。

岳冷秋冷眼瞅着林缚,见他差不多看完条陈,说道:“渡淮军左营既然也属淮东制置使司编内,那粮饷自然也应该一并由淮东军领司来核发,两万正卒,扣掉渡淮军外,也就剩八千兵员留给你了……”

孙壮等部虽接受招安,但独立驻军在睢宁,林缚也调遣不了他们,原以为还能拿粮饷供应来施加影响,但是给岳冷秋这军领司一来,粮饷供应却给刘庭州抓到手里。

林缚不动声色,岳冷秋自以为计,却不知道他就没有想过孙壮等人会轻易降服,让孙壮等人“假降”占了睢宁,最终还是想引刘妙贞退到淮泗角来跟陈韩三对抗。

刘庭州要有能力掌握渡淮军左营这些流寇,林缚也乐得拱手相让,再说,将来孙壮再举叛旗,将睢宁城让给刘妙贞,也能将责任推到刘庭州头上。

说来最可惜的是,本来通过淮东制置使司名正言顺能得来的粮饷供应,倒要给孙壮这些“假降”流民军分掉大半。

“岳督真是英明啊……”林缚不动声色地说道。岳冷秋从他这里争不到什么,他没有想从岳冷秋那里能争到什么。

岳冷秋见林缚不动声色,又说道:“守淮以来,张玉伯在淮安筹措粮秣,功勋也著,本督打算荐他出知徐州,兼任徐州军领司使,林制置使觉得如何?”

张玉伯升任淮安通判还不到五个月,就出知徐州,也算是青云直上,但去徐州是福是祸还真说不好,但只要陈韩三不再举叛旗,张玉伯去徐州倒也不会有性命之忧,岳冷秋不想张玉伯留在淮安,也不意外。

“岳督英明啊,此等事务,卑职可插不上嘴。”林缚笑道:“如今有岳督来主持大局,卑职也能安心回崇州养伤了……”

虽说淮泗战事还没有收尾,淮阳、濠州、泗州等地都还给流民军占着,寿州的罗献成部更是兵强马壮,实力丝毫不损,但那里属淮西、河南战区,林缚也管不了太多,脚底抹油,就想走人了。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