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七百八十章 可怕的对手

我岳父是李世民 张围 3561 2024-02-24 09:51:29

太子妃带着孩子先去见了李玥,三家女眷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的。

谈话很快就成了李玥为核心,在学识与气质上,以及气场把控上充分碾压了太子妃与魏王妃。

至于太子的儿子李象一到骊山就被小清清欺负了。

三人坐在骊山脚下,话还未说出口,李承乾就先叹了一口气,显得很是忧愁,低声道:“因为大食与大唐的战事,今年的科举被拖延到秋后了,崇德坊内的人越来越多,已然不堪重负。”

张阳摇着扇子笑道:“热闹点也挺好。”

李泰则是冷眼旁观,心说当初姐夫帮你搞定了崇德坊,已经很给你面子,怎现在又说崇德坊哪里哪里不好。

要说这贞观一朝,这位天降猛男大唐皇帝李世民打算将江山推向文武全面发展的方向。

改置折冲府,又是重用年轻将领,在文治上又兴办科举遏制世家。

强化集权削弱地方又轻徭薄赋。

可这位天可汗在教子方面就很头疼,李承乾见官学和支教兴办有了起色,让岑文本与中书省全权管理接管之后,这位太子还是想要插手此事。

现在还在为了崇德坊担忧,太子是真不懂他家父皇的意思?

“孤还听闻孔颖达老夫子很赏识骊山山门的学识。”

“是吗?”张阳错愕一笑,“都是一些陋见而已。”

李承乾点头,又道:“就连房相都说看过文章之后如芒在背。”

张阳还是摆手道:“不过是一些浅薄之见,上不了台面,再者说我现在全心全意忙于解决骊山的困境,现在我家都快揭不开锅了。”

“揭不开锅?”

“就是很穷的意思,嗯!日子不好过呀。”

听着张阳的话,李承乾低头看到了桌上的一盆冰镇葡萄,“上一次父皇不是送了不少银钱来骊山吗?”

张阳又道:“太子殿下有所不知,那都是用来打造火器的,能留下来的给我们的工匠付清工钱后,骊山还要倒贴。”

说谁穷都不能说骊山穷,李承乾心头狐疑,骊山不可能没钱的。

说罢,李承乾又是拿出一些药材,“母后牵挂魏王妃的身孕,希望孩子可以安然降生,这才让孤来看望。”

李泰朝着长安城方向行礼,“让母后牵挂了。”

他重新坐下来,“还请皇兄告知母后,我们一切安好,还有孙神医看着,断不能出现差错。”

本来太子听皇后的话语来骊山看望李泰,兄弟两人言语间就差直说,孤应付一下母后来看看。

而李泰也就差没说,骊山一切都好,你可以回去了。

张阳打量着这兄弟两人,神色都不是太好,笑道:“太子殿下,最近朝中在忙什么呢?”

李承乾解释道:“房相提议在贺兰山以南的河套境内选个县地,朝中安排管制加以建设,之后建成互市产所与河西走廊一样。”

河套位于关中平原的北面,河西走廊位于关中的西面。

如此一来,长安城北上与西去都有了互市的位置。

张阳更愿意相信这是李世民特意要求的,尝到了互市甜头之后,以李世民那种全都要的性格,他肯定不想就骊山在河西走廊不断地捞钱。

朝中也是需要银钱,而且需要很多很多银钱,房玄龄等人也不会坐视骊山一家独大。

现在又开辟一个互市所在,有点制衡骊山的意思。

朝堂上不全是好人,长孙无忌这样的人肯定举双手赞成,骊山越是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他这样的人就越担心。

毕竟是个集权制度,权贵可以作乱可以作恶,这都没什么,但有了这一家追求上进又富裕亲民的亲戚,难免让人多想。

张阳揣着手叹道:“朝中都是坏人呐,除了我!这世上就没好人了。”

“房相他们都是为了社稷着想。”

张阳继续向李承乾问着朝中的消息,这才说起了房相之所以会这么做的原因。

李承乾笑道:“其实房相与赵国公会有这种主张,真不是针对骊山。”

张阳吃着葡萄耐心听着。

这件事还要从今年的年初的朝贺说起,李承乾耐心解释着。

河西走廊互市突厥人早就有意见了,他们不想让族人绕这么远的路费劲跑到嘉裕山。

今年阿史那伏念来朝贺,就说了互市的请求,这个阿史那伏念也是突厥王廷的亲戚,反正大家都是姓阿史那的,都在各部各族中掌握着自己领地内的权力。

阿史那伏念是颉利可汗的从兄的儿子,当年颉利战败的时候他还年轻,直到颉利被抓获之后,这个人才慢慢接手颉利部落的人口。

而阿史那杜尔离开突厥这么久也没有回去,而伏念一边向大唐称臣一边想着壮大自己。

伏念的心思难道朝中看不清楚吗?

李世民就算再大度,任由其发展,房玄龄与长孙无忌也是看不过眼的。

在阴山生活的突厥人想要互市还要绕道河西走廊很麻烦,互市只要有个场所就可以了,并不需要一个特定的关隘。

所以房玄龄选择了距离突厥最近,对大唐最有利的位置也就是河套。

突厥人需要越过阴山,才能来河套交易,路途上比前往河西走廊更方便。

朝中都是人精,这件事朝中出人出力,突厥什么都不做就能白拿好处?

也就在房玄龄与长孙无忌,魏征三人的进谏下,李世民到现在才同意突厥人的互市请求。

不过这都是有条件的,让阿史那伏念带兵去驰援在波斯的唐人。

一来可以除去阿史那伏念这个隐患,二来就是太子没说的原因,他们想要借此来制衡骊山,再开一个互市场所,不能让骊山一家独大。

碍于当初的契约签订,朝中无法在河西走廊再动手脚,那就再开辟一个互市场所。

听完李承乾的话语,张阳思量着其中利弊,慢慢也就明白了房玄龄他们的盘算。

接过李渊赏赐的一篮子葡萄之后,太子一家也回去了。

在回长安城的马车上,太子妃苏氏说着今天与骊山女主人相谈所得,她经营太子家业有了更好的想法。

马车内,太子的儿子李象还在喃喃自语。

苏氏疑惑问道:“象儿?你在说什么?”

李象问道:“母妃,三个人三天吃三碗饭,九个人九天吃几碗饭?”

见苏氏的目光看过来,李承乾也避开目光心中暗暗想着。

李象又道:“这是小郡主给孩儿的题目,孩儿若答不出来,她就说孩儿是笨蛋。”

“笨蛋?”

李象又道:“就是一种很笨的蛋,孩儿回去问问孔老夫子,这世上是不是真有此蛋。”

这话怎么听都不像是好话,太子妃苏氏扶着额头看向自家孩子的腰间,“咦?你皇爷爷赏赐的玉佩呢?”

李象回道:“孩儿下棋输了,玉佩也输给清清了。”

李承乾欲言又止,一时间也不好发作,东宫一家欠骊山的人情太大了,父皇赏赐的玉佩又很重要。

苏氏嘱咐道:“象儿,你皇爷爷问起就说是骊山的小郡主喜欢送给她了,可千万不要说是输给她的。”

李象重重点头,“孩儿明白。”

回去的路上,苏氏也讲述着今天的事,李承乾这才知道张阳与玥儿的孩子有多么聪慧,现在她是骊山孩子的领头人,不论是身手还是才智,都不是寻常孩子能比的。

想来也是东宫的孩子不如骊山的孩子,她的老师都是李靖,欧阳询,张公瑾之辈。

况且那孩子是一手经营骊山的汝南公主所出,她的父亲是张阳。

送走太子一家,李泰疑惑道:“父皇竟然让阿史那伏念去了波斯,还带了两万突厥兵马?”

大食与大唐的战争在即,大唐更像是得道者多助力的一方,各民各族一起听从天可汗的号令,掀起一场中亚大战。

“魏王殿下,朝堂那些人的招子亮着呢,他们知道阿史那杜尔不在突厥,伏念的势力就会一直扩张,从而会威胁到小可汗的地位。”

李泰点头道:“所以父皇才让他离开草原?”

“魏王殿下千万不要忘了,阿史那杜尔也在波斯,朝中是希望阿史那杜尔与伏念相争,从而稳固大唐北方的形势,也可以让突厥人在波斯战场更加尽心尽力。”

“只要突厥的小可汗还安安逸逸地成长,天可汗只要许诺封赏,一切都是名正言顺的,突厥人也愿意为大唐效死。”

骊山有对手,当房玄龄也走到正面的时候,张阳心中有一种无力感。

李世民身边的能人太多了,以前和长孙无忌怄气也没什么,许敬宗就足够让他头疼了。

可一想到骊山的对手是房玄龄,张阳心里总是觉得不把握。

不论是兵事谋略和朝中举措,或者是遏制骊山。

房玄龄的手段隐晦又厉害,直戳要害。

为官这么多年,经营骊山这么多年,从未正面与房相有过来往。

有了此番较量,张阳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耍小伎俩的狐狸,以前的那些事都算不得什么。

房玄龄一直躲在幕后,站在陛下的身边,为这位天可汗出谋划策。

张阳感慨着,房相这才是低调,不轻易显山露水,在朝中甚至都没有觉得有多大的存在感。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一盘操纵多方博弈的算计。

细想这些年的遭遇,长孙无忌,颜师古,又或者是李政藻,松赞干布他们,这些人好像都比不上房玄龄。

陛下是那个放任礼部与骊山结出果实的人,房玄龄才是那个摘取果实后,将果实消化吸收后将养分用于社稷的人。

这才发觉自己对房玄龄了解太少了。

他一直在朝中很低调,也没什么故交和门生,也很难从他身上找到缺点。

走在回家的山道上,小清清坐在熊背上还吹着笛子。

李玥心情很不错,夫妻俩挨在一起走着,“夫君好像有心事。”

“嗯,我在想房相会如何对骊山。”

“我们骊山与房相的来往并不多。”

“正是因为来往不多,我才会觉得房相一直躲在暗处观察着我们。”

一大家子回到华清池边,弟弟妹妹争相要游泳,张阳也由着她们去了。

来到书房中,张阳独自一人坐着眼前是一幅幅的图纸,还有堆积着的太府寺奏章。

这是第一次感到内心的忐忑与不安。

今天太子殿下没有白来一趟,至少领略一番房相的手段。

房相往朝堂上一站,骊山就没了放肆的底气,也让骊山不得不谨慎起来。

哪里敢犯错,别说兼并土地了,动都不敢乱动。

不愧是昔日房谋杜断,能被李世民器重这么久不是没有原因的。

对手就算再强大,骊山还是要发展,张阳翻看着一份份太府寺的卷宗,将自己的心思埋在了工作当中。

半月之后,朝中又送来了消息,李政藻被大理寺拿下了。

当初鼓动商贾状告骊山的幕后之人就是他。

就算是被赶出了赵郡,他也是赵郡李氏的人,赵郡当即派了人来朝中游说。

骊山作为事主不发表任何的态度。

张阳站在山头上,看着蔚蓝天空中那聚散不停的云朵,想看看朝中会怎么处置这件事,会如何安排这个人。

而江南同样传来了消息,经过朝中御史查明骊山并没有强买茶山。

房相做事很公正,这两件事都给了骊山清白。

朝中斥责江南望族与民争利。

赵郡李氏又向朝中缴了一千贯的罚钱,并且令李政藻其族人再也不能入仕。

此事就此揭过,朝中可以不计较,遏制世家子弟入仕,已经很划算。

道理和正义都在朝堂这边,人家也无话可说。

“爹爹,魏王殿下说我们村外有坏人。”小清清快步跑来。

“嗯,这世上的坏人太多,赶走便是。”张阳轻描淡写道。

“那个坏人在村外叫嚣,他说一定要见到爹爹他才走,魏王舅舅已经让人打了他一顿,他还是不肯走。”

张阳苦恼道:“什么人?”

“魏王舅舅说他叫李政藻。”

张阳接过媳妇递来的桃子,一边吃着道:“不见。”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