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三部

我本芬芳 杨本芬 5157 2024-01-11 21:30:20

1

惠才的孩子们倒是遇上了好时代。

一九七七年,高考恢复,人们奔走相告,谁都知道上大学就意味着一个好前程。那一年,大女儿十四岁。惠才原本忧虑不已,以为过两年就得送女儿上山下乡。如今只要发奋读书就能上大学,家庭成分不再如拦路大虎般挡住去路,这是何等福音。

听说县城的新华书店到了一批数理化自学丛书,吕早上五点就赶去排队,终于买到了一套共二十本的丛书。每到杂志征订季节,吕就从单位拿回征订目录,随孩子们勾选,想订什么就订什么。

孩子们都很懂事,学习上从不让大人操心。学校也很重视教育,经常组织家长开会。一日,二女儿的班主任来到家里,要请惠才去介绍经验。惠才先是推辞,说自己没什么经验可讲,后来拗不过老师,只好应承下来。临走时,老师叮嘱惠才好好准备。惠才想了想,也不知道要怎么准备。

第二天下午,惠才走进学校礼堂时,才发现眼前黑压压一片,居然来了上百人。先是学校领导和老师上台讲话,随后轮到家长发言。巧得很,前来介绍经验的几位家长都是孩子的妈妈,她们每人手里都拿着三四张稿子,上台后就照着念。

惠才上台时,手里却没有片纸只字。她对大家笑了笑,说:“敬爱的领导和老师,亲爱的姐妹兄弟们,我没什么经验好介绍,今天就是来和大家聊聊天的。”这出人意料的开场白收获了一片掌声。

接着,惠才不慌不忙地聊起来。她说在孩子面前,自己既是母亲,也是朋友。她从不骂孩子,更不会打孩子,多数时候都是夸赞他们,让他们对自身有充分的信心。平时,她很注意以身作则。比如单位的会议室里有彩电,但她没去看过一次,如果她总去看电视,那就不好要求小孩不看了。就这样,她将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台下的家长一个个听得十分专注。

散会后,惠才随着人群走出礼堂大门。这时,有人跑过来对她说,她的发言很精彩,又亲切又有感染力。惠才听了好不开心。

惠才家离县中很近,走小路的话只有五六百米。小路两边长着密密层层的小草,一到雨天就湿漉漉的,天晴了,草尖上又全是晶莹剔透的露珠。孩子们一早去上学,总会被小草打湿裤管和鞋子。

姐弟仨都没说过什么,吕居然察觉了。他花了一个中午,顶着烈日,把那段路上的小草铲得干干净净。后来,二女儿上大学时,写了一篇名为《父亲的天空》的散文,发表在《少年文艺》上。从来只看医学书的吕,拿着那本《少年文艺》看了一遍又一遍,那是他这辈子看过的唯一一篇文艺作品。

为了给几个孩子改善生活,惠才买回两只小兔来养。兔子一公一母,斑驳的毛色、红红的眼睛,着实可爱。吕也喜欢极了,他照料动物特别细心,养什么都比别人养得好。

兔子长得快,也生得快,第一窝就下了六个崽崽。家里种的菜远远不够吃,只得去打草。一日,天上下着毛毛细雨,惠才去县中后面的山窝里打草。她埋头割草,割得差不多了,便直起腰准备回去。一返身,只见二女儿站在身后,正在细雨里无声无息地哭着。

惠才吓了一大跳,说:“你怎么来了,不用上课?”

二女儿说:“我知道你平时会到这里打兔草,就趁课间操跑来看看。妈妈好可怜!”

“可怜什么?快去上课,我也回去了。”

次日下午,放学好久了,二女儿迟迟没回家。正着急时,女儿回来了,提着满满一篮子草,她没带镰刀,是用手指掐的。看着那双被草汁浸得绿生生的手,惠才心疼极了。

2

惠才的大女儿十七岁那年考上了外地的工学院,二女儿和小儿子学习也都不错,看样子三个孩子都能上大学。

吕像换了个人似的,晚上除了去单位值班,其余时间都待在家里。夫妻俩努力地生活着,养兔子、养火鸡、养羊,种的菜自家吃不完,就一篮一篮地送人。

有一年,养了一只黑色的母羊。吕清早起来便牵着羊去河堤上吃草,他会选草最好最多的地方,母羊在那里流连忘返,一身皮毛渐渐长得油光闪亮。到了上班时间,吕便用根长绳把羊拴在树荫下。每次去牵羊,他远远地就有意咳一声,母羊也长长地咩一声,以作应答。

不知从哪天起,母羊的肚子大了起来。吕说,有一次河堤上拴了只公羊,可能就是那次怀上了小羊。吕越发爱惜母羊,傍晚牵着羊吃草的时间更长了。

一日,惠才在做午饭,忽然听见母羊在后院嘶叫,那痛苦的声音听得人心惊胆战。她赶忙跑过去,只见母羊已用蹄子将泥地刨出一个大坑,此刻正卧在坑里挣扎——羊宝宝生不出来,羊妈妈疼得惨叫不止。

惠才飞快地骑着车去找吕。吕连白大褂都没来得及脱,就跟着她赶回去救羊。吕就近拖了一捆稻草铺在母羊身边,然后蹲下去,将手轻轻伸进母羊的产道,随即小心地托出一个羊宝宝。惠才连忙接住小羊,放在稻草上。吕就像个专业的妇产科医师,又轻轻巧巧地托出了第二只羊宝宝。母羊放松下来,但肚子还是鼓鼓的,吕再次伸进手去,居然托出了第三只羊宝宝。末了,胎盘也顺利地排了出来。

三只浑身湿漉漉的小羊躺在稻草上。母羊温柔地看向自己的孩子,缓缓从坑里上来,蹒跚着靠近小羊,轮流舔舐着它们柔软的身体。待身体慢慢干了,小羊一个个歪歪扭扭地想站起来。吕从菜土里弄来些白菜放在母羊身边,母羊贪婪地吃着,显然它已又饿又累了。

最后出来的那只羊宝宝个头最小,吃奶时老挤不过两只大的。吕就每天挤出时间,特意抱着小羊让它吃奶。不久,三个羊崽崽便长得一般大了。

一九八四年,惠才的二女儿即将参加高考。一日,女儿的班主任张老师去医院看病。县城小,大家都是熟人,一个医师便问:“张老师,你带的是尖子班,听说个个厉害,只怕全班都能考取大学?”

张老师说:“别人我不能保证,你们吕医师的女儿一定能考取。”

同事把这话告诉了吕。那日,吕回家时笑容满面——他不是个喜形于色的人,平日连笑容也少见。惠才忙问是怎么回事,他便转述了张老师的话。

晚上,两个人开始商量怎样筹备老二上大学的费用。穷家富路,在外花销总是难免。大学虽不收学费,但孩子要吃饭、住宿,还要添置被子和衣服,方方面面都得花钱。

惠才说:“我们种那么多菜,又不能挑到街上去卖,变不了钱。要不去买两只小猪来养?养大了就可以卖钱。”

吕立马说好。猪圈可以建在后门的台阶下面,台阶要比后院的菜园高出一米半,下面正好够搭一个矮矮的棚子。两人就这样商讨着,没有争执,没有分歧,惠才感觉这样的谈话真是难得地美妙。

近水楼台先得月。运输公司换下来的旧车厢板到处都是,刚好能用来搭猪棚。只是每块板子都是用铁条拴好、再用螺丝铆紧的,沉重无比,惠才和吕将它们一块一块地抬回了家。

吕用木板钉出一个棚子框架,顶部搁上薄薄的木条,再买来牛毛毡盖在上面,一间像模像样的小屋就建成了。地上铺了水泥,打扫干净后,地面就像剃头师傅用过的布,光滑无比。还留了一个小窗户,棚子里亮亮堂堂的。吕又寻来一节竹蔸,一剖两半,把中间的节隔打掉,两头固定好,就成了小猪吃潲的食槽。至于猪粪,到时就铲到自家和别家的菜土里做肥料。至此,一切预备完毕,只差小猪崽入住了。

一大早,惠才和吕挑着一担原本用来买米的箩筐,兴致勃勃地去农贸市场买小猪崽。天气虽冷,怀里却像揣进个腾腾燃烧的火炉子,打心底往外冒热气。

卖猪的农民还真多,买猪的人也不少。吕快步走过去,蹲在那里把每只猪都瞧了一遍,最后挑了两只小公猪。过秤前,他犹豫起来,一个劲地问惠才要不要得。惠才说:“你仔细选的,一定要得。这些小猪看样子都蛮好。”两只小猪崽一共花了十五块钱。

每日上班前和下班后,吕都要去看看小猪崽,看完了心情总是很好。粪便被他扫得干干净净,角落里给猪睡的稻草也经常换新的。小猪在精心喂养下长得很快,似乎过一夜就会长大不少。

一日晚上,惠才同吕去看猪。从猪圈上的小窗望进去,两只贪睡的懒猪情意绵绵地一起躺着,沐浴着皎洁的月光,鼻翼翕动,呼呼作响。这鼾声委实动听,两人都快听醉了,像喝了酒那样晕晕乎乎的。

吕说:“这猪有七十来斤了,再养上三四个月,就有一百多斤了。到时把它们卖掉,再去买两只猪崽来养,小孩上大学的钱就不用发愁了。”

3

可惜仅仅过了一个晚上,计划就完全改变了。

自从养了猪,两人都更忙了,吕要比平时多做些事,菜也要多种些。由于没得到充分的休息,他的肺结核复发了,每天下午都发低烧,常常咳嗽,不得不马上住院。经过治疗,肺结核倒是好得蛮快,但他从此再不能劳累,除了上班便是休息。

没过多久,吕的视力又急剧下降。一个月后,即使跟人面对面站着,他也看不清对方的五官,眼前只是模糊一片。这真如晴天霹雳。吕向来对工作乐此不疲,如今上不了班,他便如遭了雷击般喜怒无常:有时呆坐在那里一语不发,面容憔悴;有时暴躁异常,又哭又跳,还往墙上乱撞。

惠才在旁看得心惊肉跳,只得百般安慰他:“你的眼睛一定能治好,我的预感很准的。万一治不好也不用怕,还有我呢,我来做你的拐杖,出门就牵着你。老二老三也都能上大学,这个家不会散,你放心。”

猪是养不下去了,只得卖掉。

县城里最好的眼科医师也查不出吕的眼睛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建议他去上海检查。

惠才立刻陪着吕去了上海。原来吕患了球后视神经炎,病因是治疗肺结核时用药过量。在上海住了十天院,他的视力恢复了许多。不过上海无法久居,吕打算按照这边的治疗方案,转去离A县较近的长沙某医院继续治疗。

出院那天,正碰上A县医院派人来上海购买医疗设备,吕就和那位同事一起前往,惠才也陪在一旁。吕拿着一个显微镜左看右看,爱不释手。那同事见状,不无挖苦地说:“你还想看显微镜?等下辈子吧。”

惠才听了虽未出声,心里却气愤极了——她憎恶别人这么打击她的丈夫。

一日,惠才请了假,去长沙看望吕。寻到病房,她进去一看,只有吕一个人在。他睡着了,右眼上敷了块纱布,透过纱布边缘,隐约看到眼眶下有片青紫。几日不见,他整个人都变了样。

惠才心疼不已,连忙捂着嘴跑出病房,躲在偏僻处大哭了一场。之后,她走进病房叫醒了吕,眼泪禁不住又夺眶而出。

吕惊喜万分,一骨碌坐了起来,问:“你怎么来了?”

“我请假来看看你,明天一早随车回去。你眼睛是怎么搞的,青了那么大一块!痛不痛?看起来好可怜。”

“每天都要从眼睑下打针。前天,一个实习医师不会打针,死死压住我的眼睛,弄得好痛,结果打了半天也没打成。”

“你不能要求换个医师打?”

“实习医师都有个学习过程,不能要求太高。现在主治医师要我吃中药,说是中西医结合疗效更好。可这里没有煎中药的地方,不知怎么办才好。”

惠才想了想,说:“天无绝人之路,正好我们汽车队每天早上都有车到长沙。你把处方给我,我去药店捡药,熬好了灌在盐水瓶子里,再托给司机师傅。你每天去停车的地方拿药,可以吗?”

“当然可以,这里离停车的地方很近,就两站路。我每天会准时去拿药的。”

此刻,吕变得那么温顺,曾经的坏脾气荡然无存。惠才暗自高兴,猜想这次短暂分别也许是件好事,他今后的脾气可能会变好些。

两人家长里短地聊了一阵儿,天色渐渐暗下来。惠才站起来说:“我不能坐了,要回公司办事处去,这里的路我不熟,太晚了怕找不到地方。明天一早我就跟车回去了。你在这里安心住着,让你出院你再出院,不要半途而废。”

“我要跟你回去。”吕像个小孩似的执拗地说。

“回是不能回去的,你的视力已经好转很多,一定要等完全治好了再回去。要不我们一起到外面吃点东西吧。”

路灯照得沥青路面闪闪发亮,皎洁的半弦月挂在影影绰绰的树梢上。惠才和吕很有默契地走进一家小饭馆。饭馆里干净整洁,两人选了个窗边的位子坐定,要了两碗牛肉面,味道鲜美可口。

吃罢,两人从饭馆里走出来。惠才说:“明天到家我就去药店捡药,后天你就可以拿到药了,一定要记住时间啊。你也回去吧,安心住院。”

可是吕执意要送惠才。天全黑了,昏黄的路灯照着人行道上的婆娑树影。惠才抬头看看丈夫,那模样让她心里凉飕飕的,有种说不出的苦涩。

吕感叹了一声:“眼睛能看东西真好。”

第二天早上,惠才刚上车,就看到吕出现在车外。他仍蒙着一只眼睛,眼睑那里一片青紫。她的心疼了一下,连忙跳下车,走到他面前问:“你怎么来了?”

“我要跟你回去。”吕没蒙纱布的那只眼里浮现出泪光。

“昨天不是讲好了吗?你的视力有了好转,现在绝不能放弃。你再坚持几天,等完全好了就可以出院,到时又能回去上班了。车要开了,我得走了,出院那天我来接你……”

望着吕离去的孤单背影,眼泪蒙住了惠才的眼睛。

二十六天后,吕出了院,从长沙回到家中。在县医院继续治疗了一段时间后,他重回工作岗位,依然能看显微镜。后来,他的眼睛没再出过问题,又工作了二十多年才退休。

4

孩子们陆续考上大学,一个个离开了家。那些年,生活里最重要的两件事都和邮局有关。

每月十五号是发工资的日子,惠才会在家里填好汇款单,吕则乐颠颠地跑去邮局汇款。其时,大女儿已经参加工作,无须家里寄钱了。钱分别汇往二女儿和小儿子所在的学校,一个在南京,一个在北京。

去邮局汇款那天是吕最高兴的日子。邻居张护士若碰到他,总会问上一句:“吕医师又去寄钱?”他当场便乐开了花,连声说:“去寄钱,去寄钱。”

一日寄钱回来,吕欢快地告诉惠才,说邮局的人问他家里怎么这么有钱,一直往外寄。惠才问他怎么答的,吕说他没吭声。

收信和发信也自然而然成了惠才生活的一部分。一个敞开的木制信箱钉在公司财务办公室门口,邮递员会把信插在木箱里。路过的人都会拿出信来看一眼,谁有信便大声叫谁。

一日,有同事大叫惠才的名字,说她有三封信,还调侃说这个信箱是专为她钉的。惠才拿着三封信,上面分别是三个孩子熟悉的笔迹,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老大说她的男朋友考取了研究生。老二告诉惠才,自己由化学系转到中文系去了。这是封先斩后奏的信,但惠才并不生气。拆开儿子的信,里面有五十块钱。儿子说他得了奖学金,寄五十块钱给家里。

这些温暖人心的信,恐怕就是惠才这辈子最大的收获了。她一遍遍读着信,喜悦从心底生出,久久不能平静。

还有三个来月,吕就要满八十八岁了。最近,他常常坐在自己的专属躺椅上,孜孜不倦地读着《增广贤文》,时不时还会念出声来:“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看到他那认真的样子,惠才真心觉得可爱。她的宝气上来了,走过去环住他的脖子,看着他的脸,笑嘻嘻地问:“再过几个月,你八十八了,我八十一了,总有一天我们会分道扬镳,再不相聚。假如真的有下辈子,我是说假如,你还愿意和我在一起吗?”

吕摇了摇头。

“不愿意?你再想想,我一辈子对你那么好,怎么会不愿意呢?”惠才颇不甘心地说,“我等会儿再问,让你想想清楚。”

过了一阵儿,她又去问:“下辈子你还愿意和我在一起吗?”

吕依旧摇头。

“摇头不算,你亲口告诉我。”

“不愿意。”三个字说得极其清楚。

惠才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内心五味杂陈。她回到自己的房间,拿起平板电脑,飞快地写起来……

她终于知道,这六十年的婚姻——大家眼中的钻石婚——的确也是固若金汤的婚姻,只是她和他都没能获得幸福。

她有她的伤痛,他有他的伤痛。

悲惨孤独的人更宜相爱,他们本该相爱的。

但现在,一切都来不及了。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