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81章

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莫非小妖 4697 2025-01-14 10:49:45

自打知道《冤臣录》是朝廷主持修订的——官方名字并不叫这个, 不可能这么直白,只为了在民间传播,才另起名《冤臣录》——宋家舅舅舅母就有些神思不属。

既然宋大人沉冤昭雪, 那她们是不是可以把宋钰的真实身世告知他本人了?

宋钰就是宋书生的名字。

钰, 珍宝也。

这是他生母去世前为他起好的名字。

舅舅舅母私下商量时,她们觉得如果宋钰的身世对外公开, 那么趁着世人都在感怀他祖父——其实应该是外祖,只是宋家当时遭遇大难、血脉已断,宋钰生母临死前更是不想叫宋钰与生父那边有所瓜葛, 舅舅舅母便毫不犹豫择了“祖父”这一称呼。

宋钰作为忠臣之后,完全可以乘此东风,顺顺利利地参加科考并重振宋家。

但她们心里仍有顾虑, 顾虑就在于宋钰的生父。

她们虽然见不到那人, 却知道那人应该还没死。

“若不然,咱们先和钰儿通通气, 总归要叫钰儿心里有数, 也好给宋大人和宋府的其他人立个牌位。至于要不要对外公开, 钰儿肯定比我们有数。”舅母说。她们二人因为自身的经历几乎没念过书,只安稳把宋钰带大就已经耗费了她们全部的心力。

宋书生正待在由厢房改的书房里誊抄书籍。

其实自从他开始把《詹水香传》改编成杂戏,安信侯府就给出了丰厚的报酬, 他已经不用靠抄书来赚钱了。但这不是他近来又认识了很多贫寒书生么, 那些书生大多靠着在招牌上镶了白兔子的书铺里抄书来维持生计,宋书生继续抄书是为了合群。

而且实话实说,宋书生对“白兔子”背后的主人也很感兴趣。

舅舅舅母扣门进来, 宋书生立刻就把毛笔放下了。他对着舅舅舅母十分孝顺, 不会像某些没良心的读书人一样,明明自己读不好书, 却总是怪家里人打扰到他了。

“你对陈平小哥讲的那位宋大人怎么看?”舅舅问。等着宋书生夸了宋大人,舅舅就会告诉他说,被你这么推崇的宋大人其实是你祖父,这不就给了孩子一个大惊喜?

宋书生认真回答说:“是良臣,亦是忠臣。只是他忠得有些……有些……”

宋书生不忍心说宋舟大人愚蠢。宋大人把当时的局势看得太透,这样的人自然不可能愚蠢。只是在人心方面,宋大人低估了人心中的恶,也低估了某些人的无耻。

宋书生不会因为舅舅舅母不懂朝政就敷衍她们,说:“宋大人狠狠得罪了世家。”

舅舅舅母忽然脸色大变,叫宋书生吓了一跳。

但宋书生的话并没有错。

宋舟大人是真的想要挽大厦于将倾,也做好了粉骨碎身的准备,但他没想把全家连累进去。他只是高看了末帝,高看了前朝官场上的那些人。他绝对想不到为了向世家投诚,前朝的朝廷从上自下,竟然无一人站出来主持公道,默认他被抄家灭族。

宋书生觉得宋舟大人被排在《冤臣录》的第一位,这绝对没有排错。

只是宋舟大人的这份冤,看似是昏君贼宦给的,其实是世家施与的。

世家利用自身那张巨大的利益网叫人众口一词地判了宋舟大人死刑!

舅舅几乎都要晕倒了,但还是顽强地站住了,结结巴巴地问:“世、世家?可是带头捏造罪名的不是那个蛋吗,被下油锅的?不是那个昏君吗?怎、怎么是世家?”

宋书生认真解释:“也是巧了,其实在《冤臣录》出来之前,就已经有人在我面前表现得非常推崇这位宋大人了。宋大人曾任大理寺卿,他把工作经验写成书,刻印过百来本。其中一本机缘巧合落在了安信侯府,现今的这位侯爷十分推崇此书……”

詹木宝一直没有停下学习律法的脚步,所以会把相关书籍带到大书房去,等到宋书生定期上门的日子,他还会主动和宋书生交流。但你要说詹木宝对着宋书生全然没有戒心,那也不是,至少各府递来的日常问安折子,他就从来不会放到大书房去。

宋书生既然有心要投靠安信侯府,那么见到詹木宝如此推崇宋大人,他自然要去了解一下宋大人的生平。同时,宋书生也站了安信侯府的立场,天然与世家敌对。

带着这份与世家不容的心去读宋大人的生平,真的能读出很多东西来。

宋书生用舅舅舅母都能听懂的话,简单但细致地解释说:“前朝末年那个局势,不是说出现一个英明的君王,他勤政爱民、戒骄戒奢就能解决问题的。第一,前朝最大的问题是农民手里没有地了,良民都活不下去了。第二,前朝党争太厉害,末后连着几位皇帝为了遏制党争,都妄图抬起某个势力去压制其他的势力,但其实他们没那么大的本事,他们谁都控制不了,于是党争反而越来越严重,朝堂直接沦为战场、乱政不休。第三,因为朝堂党争严重,所以无法遏制地方豪强,导致他们势力过大。”

“地方豪强不都是世家。但世家是地方豪强。”

“良民手里没有地了,那么地都在哪里?在世家那里。”

“朝堂党争严重,又是谁在引导党争?其实每个势力背后都有世家的影子。”

“地方豪强势力过大,谁得到了最大好处?显而易见也是世家。”

“宋大人是没有看懂当时的局势吗?不,他其实是看得太透了。他知道这三个最根本的问题不解决,前朝迟早会走向灭亡。于是在前朝的生死存亡之际,他上书提出三条治国之策,第一是肃清官场;第二是迁豪强入京;第三是查隐户和各县田册。”

“在当时,要按这三条新策做出改革难不难?难!但如果前朝末帝有一些魄力,如果当时朝堂里还有忠臣,这些忠臣联合起来也是股势力,再加上当时毕竟还有忠于前朝的将士,那说不得这通改革减了大半效力地施行下去,前朝就还能苟延残喘。”

“但宋大人没想到的是末帝只知醉生梦死。朝堂里全是一帮软骨头。”

“其实当宋大人提出那三条治国之策,他就注定难以善终。但他以为自己的死,会是在完成三条政策的改革后,王朝渡过了难关,然后为了给那些豪强、世家一个交代,末帝将他推出去,他用死来平息世家的愤怒。宋大人没想到的是末帝根本就是试也没试,就因为畏惧豪强和世家,他们一显出不满,朝廷就将宋大人抄家灭族了。”

这通解释足够清楚明白。

宋大人想要除掉国之毒瘤。毒瘤是谁?是世家。

所以世家饶不了宋大人。

明面上动手的确实是昏君贼宦,恶名都由他们担了。世家这一招叫借刀杀人。

舅舅听懂了。她的嘴唇哆嗦着,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对于他们这种人来说,世家离着他们很远很远。世家就仿佛住在月亮上一样。寻常人哪能触摸到月亮呢?虽说偶有世家人下凡,在民间做出一些事惹人讨厌,但被讨厌的也只是这个人本身,一般人想不了那么远,把月亮上的那些世家一并讨厌了。

毕竟世家华贵高雅,他们享受他们的,似乎也没碍着我们什么。

毕竟世家挥一挥衣袖,他们潇洒他们的,好像也没对我们造成伤害。

但宋书生此时说的这些话却忽然道破了一个真相。

平头百姓曾经经历多场死伤无数的海啸,他们一直以为是天灾夺走了他们的屋舍田地,是前朝皇室无道夺走了家人的性命,但更深层次的原因竟然就是月亮上的那些“仙人”们挥了挥他们华美的衣袖。他们每挥一次衣袖,都会收割无数平民的生命。

于是平头百姓终于反应过来,原来他们与世家之间早就有生死大仇啊!

舅舅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

原本真正的仇人还没有被解决掉!朝廷之所以顺顺利利出了《冤臣录》,世家没去阻拦,是因为宋家人已经死绝了。世家绝对不会容许宋家再冒出一个“宋舟”来!

那宋钰的身世就得继续瞒着了。

另一边,待到冯二被差役押解去流放地后,詹权这个抓了冯二的“愣头青”才终于松了一口气。然后他才开始有心思去琢磨之前的问题。他得找大舅舅好好聊一聊了。

为了显得有诚意,詹权特意提前下职,亲自去了兵部,打算等舅舅下职后,接了人去酒楼,然后点些素斋什么的,和舅舅好好吃一顿。吃饱喝足再和舅舅谈谈心。

他行事低调,但公门里的小吏最不缺的就是眼力劲。

詹权太有名。之前那叫不少人瞧着心惊胆战的风波不就是因昌华郡主报案而詹权真把人抓去巡捕营,这才惹出来的吗?昌华郡主如今有些不可说,反正没人敢轻慢她,那能被大家放在嘴里反复说的就只有詹权了,都觉得这人性格耿直但撞了大运。

这里又是兵部。兵部里暂时还是武勋们掌着大头。

要是文官大本营,那见詹权侯在门外,说不得会有人给他找些明面上挑不出错的麻烦。但因为是武勋大本营,詹权才停住脚,立马就有人迎上来。詹权也不倨傲,对着小吏说想等舅舅下职,小吏便说云向江应酬去了,其实就是早退跟人喝酒去了。

詹权谢过小吏,又按照小吏的指点,去他们兵部人常去的酒店里找舅舅。

到了那酒店,店里的小二竟是也听过詹权的名字。能稳稳当当地做着兵部的生意,小二自然也十分有眼力劲,知道有些人不好惹。他直接说了云向江在某某包间。詹权便又去了包间。走到包间门口刚想敲门,就听见里面一个陌生声音在挑拨离间。

那人说:“你那外甥年少有为,我这几天不知听多少人提起,都说他后生可畏,还说此番之后要被皇上和武勋记在心里了。结果他竟是独享好处,没有提醒过你?”

詹权心道,他抓冯二进监狱时确实打着为皇上分忧的主意,但他真没想到事情最后能闹那么大。等所有事情平息后,他回头看去,当然知道自己这一次没有做错。

但和太夫人万商一起复盘时,他好几次觉得后怕。

因为这里头的水太深了,但凡前户部尚书冯垠还有利用价值,世家不打算彻底放弃他,或冯垠手里有把柄叫世家没法放弃他,那么世家想要捞他出去,要么会盯上昌华郡主,要么就会盯上詹权。怎么看,都是盯上詹权,从他这边入手可能性更大。

真被世家盯上,詹权绝不可能安然无恙。

就算皇上有心要保他,他也肯定会吃些苦头。

在詹权看来,舅舅一个从四品的官员,在兵部待得稳稳当当的,哪怕是只熬资历,也总有一天会升上去,又何必在无甚把握的情况下,把舅舅扯进这场风波里呢?

但此时站在包间外头,听着这挑唆之人话里的意思,好似是他詹权轻轻松松地收获富贵了,却白眼狼一样的,完全没想过要拉舅舅一把。关键是舅舅竟然没反驳。

难道舅舅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那挑唆之人还在继续说,说去年新朝刚立时,云向江在兵部多风光啊,上司见到他都要笑着叫声“老江”。但这几个月呢?不过是月底申报时弄错了几钱银子,竟然就被上司指着鼻子骂了。这明摆着是觉得云向江背后无人了,所以故意拿他来立威。

詹权的心一点点下沉,因为他全程没听到舅舅反驳。

好一会儿,舅舅才叹了一口气,闷声说了句:“喝酒。”

那挑唆之人便越发没了顾忌。

詹权冷了脸,直接一脚踹在门上,把门踹开了。

不顾屋里人的惊疑,詹权直接找上了那挑唆之人,扯过他的领口,把人往地上一甩,将他摔在地上后,举起拳头就砸了过去。砰的一声,一拳正好砸在人鼻子上。

詹权一边揍人一边说:“好你个奸贼,明知我舅舅出身边城军,是皇上嫡系中的嫡系,对着皇上最忠心不过。你却偏要在我舅舅面前说些挑唆的话。我舅舅当你是同僚,不好直接驳了你,我这个做外甥的却是听不下去了,就要替舅舅好好教训你。”

“权儿!”云向江惊怒地叫道。

詹权没回头看舅舅,继续拳拳到肉地打人,打得人毫无还手之力:“若不是当年战乱,我父亲以为母亲和祖父母都为人所害、已经去世,又如何能错过他们?你不去怪那个世道,偏要怪我母亲还活着?与你多说一句,都是陷我自己于不孝不义中。”

詹权又说:“我亲娘虽以正妻之礼进门,但自从知道母亲的存在,知道母亲心怀大孝、伺候了祖父母过身,就不争不抢、自请出家,这正是我亲娘深明大义、规矩守礼的表现,你却偏要在话里把我亲娘塑造成一个恨不得母亲客死他乡的卑劣小人?”

这些话句句都是对被挨打的这个人说的。但其实句句都是对云向江说的。

詹权不敢拿皇家来说事,不好说安信侯府当时别无选择,一切都只能按照皇上的意思走,那就只好在话中不断地抬高万商和静华道人,把她们抬到忠孝大义上去。

待到詹权发泄了怒气,被揍之人已经说不出话,只有呻吟了。

詹权这才丢开人站起来,看向舅舅说:“舅舅,日后再有人在你面前说混账话,何必顾忌同僚情分?你应当自豪地说,全都是靠着自己的战功,承蒙皇上恩典,才顺利入兵部为官。也是靠着家里的家教,亲妹妹得知原配既在,就爽快让出了位置。”

云向江看着全然陌生的外甥,嘴唇哆嗦,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詹权又说:“就算舅舅要考虑同僚之情,也不能忽略表哥表弟们的名声啊!”有些事情既然已经发生、无法更改,那就想想怎么利益最大化吧,而不是从此自怨自艾。

詹权又忍不住想起了先侯爷。

哪怕丝毫不考虑亲情,只纯粹从利益的角度来说,先侯爷詹水根在去世前做出的几个安排,都是最好的。也是因为他安排妥当,所以府里从一开始就没出过乱子。

云家作为曾经的姻亲,完全可以拿着静华道人的深明大义来说事。

别人嘲笑你失去贵亲,你要是情绪被他们带着走,那就中计了,你应该理直气壮地说:“是的,我们云家的姑娘就是如此深明大义。”再暗搓搓说自己也不慕权贵。

这样还愁传不出好名声去吗?

如此云家的小辈在嫁娶时,就会拥有更多的选择。

偏要自怨自艾!都过去一年了还要自怨自艾!

被詹权教着做人,云向江的酒彻底醒了。

他记忆里的詹权,还是一年前的詹权。那时詹权还没当官,上头又有长辈在,因着骨子里的那份重情重义,叫长辈瞧着甚至有一些傻气。但现在的詹权却已经在官场里历练过了,被皇上召见过,敢以一个巡捕营低阶武官的身份把尚书之子抓进去。

云向江第一次觉得外甥那么陌生。

咳,或者用万商的话来说,你以为你外甥还是那种过年时给他五毛钱买炮仗,他就能撒欢一整天的孩子,然后未来一年时间里都惦记着舅舅长舅舅短。但其实呢,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作为他新鲜出炉的长辈,和他从陌生到熟悉,他陪着我分析朝堂大事,看着我制定家族方针,他不再是眼里只有炮仗的孩子了!他的眼界越发宽了!

把你外甥培养得这么好,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