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九章 明镜何惧惹尘埃

静影沉璧 白眉煮酒 8755 2024-01-11 14:41:37

正月十五上元节晚,萧韫曦在烟波阁设下元宵宴,席间请了闻阁老,闻静林,闻静云和雁迟四人,唯独刻意遗漏闻家家主和闻晗。六人坐在一桌,无分尊卑,融洽和睦。谈笑中不提国事,仅是行酒令,猜枚吃酒,做些应景的诗句。萧韫曦治国有方,又不是什么悲春伤秋之人,诗文上面欠缺甚多,作出来的诗句豪迈开阔,并不多讲究对仗平仄。闻静云喜好新奇玩意,沉迷商场,文人间的事情,在他看来都是无病呻吟,因而从来不参合。闻静林游历五湖四海,诗文交友,十足文人派头,常常有佳句,引得众人拍手称绝。闻静思擅长治国策论,通读诸子百家,于诗文上没有过多的钻研,诗文朴实无华,流露出的是返璞归真的情调。闻阁老倒是样样精通,诗词里有着一股历经人世,看透沧桑的禅意与大度。雁迟身为武将,诗文里少不了豪气壮语,倒与萧韫曦颇为相似。

宴近尾声,闻允休提出过一日便要辞行回殷州,闻静思虽然不舍,也知道这事无可避免,只得柔声恳劝老父保重身体,勿为自己担忧。

萧韫曦抿唇听罢他一席话,笑道:“闻阁老最擅长养生之道,你与其担心他,不如担心你自己。这段时间虽然长了几斤肉,却比寻常怀孕女子差得远了,朕真是怕哪里亏待了你。”

闻静思未及安慰,闻静云接过话头道:“不会不会,我这么愚钝的人都觉得陛下对我们家好得很,对大哥那就更没得挑剔了。”

众人闻言,笑作一团和气。萧韫曦边笑边思忖道:“静思,一人的爱若分成十份,朕便是给了你九份,剩下的一份平分天下人。”这话他也只敢心里想想,真说出来,少不了闻静思一番以天下为重的耳提面命,煞了风景。

闻静林直到笑够了,才对兄长道:“父亲虽然不在你身边,还有我们两个弟弟在。今年我不走了,等你生下我的小侄儿,看过长得像谁,再去告诉小妹。”

闻静思惊讶道:“你要去告诉阿心?”

闻静林笑道:“闻家百年才出得一个皇后,帝后情深意长,爱而弥笃,如此大喜之事,如何能忘了知会她?”

闻静思一愣,霎时微红了脸。萧韫曦朗声大笑,欣悦的笑声穿过烟波阁,荡在深冬清明的阳光之下。

上元节一过,便是一月二十九天圣节。

朝中有官员请奏如往年先帝那般庆贺生日,萧韫曦在朝会上捏了折子笑道:“众位爱卿的心意,朕很清楚。但一来,《节俭令》上有关于天圣节的诸项操办事宜,朕亲允过,便要遵守,不欲肆意奢靡。二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朕不忍母妃劬劳之日,作朝野同欢之日。三来,北地旱情已解,民劳财伤,朕这次天圣节所需银两,皆拨给两州百姓,虽是杯水车薪,也是朕的一点善心。”朝会之后,木逢春宣布了天圣节当日请三品以上官员入千碧湖品尝青梅酒。

下了朝,萧韫曦却对闻静思抱怨道:“你不能出席,朕对着那般老臣无趣之极,不如当日在你桌前支道屏风如何?”

闻静思笑道:“这到是显得欲盖弥彰了。”

萧韫曦忽而凑近他耳语几句,闻静思听得面带疑色。除夕夜宴他未入席已经惹出些持宠而骄的流言,天圣节再不露面,有些好事之徒恐怕要当堂上奏了。两相比较之下,也唯有依照萧韫曦的意思试一试。

一月二十九,晴天朗日,一扫前段时间雨雪纷纷的寒意,众臣换下厚重的棉衣锦裘,颇有几分迎春之感。千碧湖上的残荷并无多少佳趣,只是沿岸栽种的梅树花开枝头,盈盈而立,梅香清幽,正正和了一众文臣的诗情。三品以上文武重臣齐聚千碧湖边,皇帝不在,便少了许多礼节拘束。青梅酒开,醇香四溢,联文对酒,一片和乐之景。

程梦瞳因治旱有功,破许赏酒。在场的无不是善于察言观色,揣测圣意之人,皇帝欲提拔重用的人,无论出自爱重才德,或是看皇帝颜面,众人纷纷来敬酒致意。程梦瞳一个年轻后生,如何是这群老狐狸的对手,不敢推拒,只好来者不拘,因而皇帝未到,反而自己喝得三分醉意。幸好有武将提及皇帝久久不至,才分去众人的心神,免去他醉酒的尴尬。

史传芳捻着胡须看向阆苑亭,自言自语道:“陛下早到了。”他声音不大,站在一旁的程梦瞳听得清清楚楚,不禁诧异道:“在哪儿?”

史传芳忽而一笑,举杯遥敬。四周众臣见他如此,一一看向湖中阆苑亭。那亭子八面垂着薄薄的白纱风帘,隐约可见两道人影,一明黄,一素白,站在石桌两侧,因距离甚远,看不清面貌。但见史传芳如此恭敬,众人心想那定是皇帝无疑。

萧韫曦透过薄纱看着远处史传芳举杯敬来,淡淡地笑道:“他在敬你呢。”

闻静思诧异道:“我何德何能让史阁老敬酒?”

萧韫曦满上酒,捏了酒杯递在他手中,笑道:“你试试就知。”

闻静思双手接过,见他眼中不似玩笑,犹豫片刻,缓缓抬臂朝史传芳遥遥敬去。不料史传芳果真躬身一礼,满饮杯酒。闻静思心中虽然疑惑不已,也举杯饮尽。萧韫曦走到他身前,看着他微微发怔的双眼,深深地道:“史阁老敬得是你的才德仁爱,也是敬你辛苦怀胎。”

闻静思眼睫轻轻一动,敛下眼睑遮住了然之色。萧韫曦莞尔一笑,道:“朕去去就来。”

程梦瞳见史传芳所敬之人并非皇帝,心中一动,靠近几步低声道:“那人可是闻大人?”

史传芳将酒杯轻轻磕在石桌上,微微捻了捻胡须,反问道:“你说呢?”

程梦瞳神色一凝,抬眼遥望,亭中只剩下一人,坐在临水一旁,斜倚石栏,留了个单薄的侧影,与湖中残荷相映,显出几分萧索与孤寂。

萧韫曦来到湖岸,受了众臣的礼拜,说过几句场面话,便举杯笑道:“今日请众位爱卿来品青梅酒,多少不拘,只求尽兴,诸位随意啊。”

有了皇帝这句话,众人便放下矜持,准备畅怀痛饮一番。这时,左散骑常侍忽然道:“闻太傅尚未到,许是因事耽搁了,陛下是否遣人去看看?”他这一句,倒是说出许多人心中的疑问。除夕夜宴,皇帝义闻静思身体抱恙免去入席,今日乃天圣节,作为一品重臣,再不露面,不免会给人落下傲慢无礼的话柄。

众人纷纷看向皇帝,萧韫曦执杯遥指阆苑亭笑道:“闻相不是在亭中么?他身体不佳,偏要来贺,朕怕他吹风受寒,特叫人支了风帘。众爱卿无事可不许去扰他,若他病上加病,久治不愈,朕手上的事可要压在你们头上的。”

群臣心中俱是一惊,到不为闻静思久病,而是皇帝的那一声“闻相”。闻静思辞去丞相,按理应尽快择出适合人选接任,萧韫曦非但没有这方面的意思,连一些大臣的请奏都压下不表。今日这一声旧称,分明告知众人,闻静思回朝之后,依然稳坐相位。不由得面面相觑,暗暗感叹此人深受帝宠。忽而想起关于两人的流言蜚语,果然并非空穴来风。又感悟闻静思在政事上作风正派,尽心尽力,确有佳绩,如此一来,便没有丝毫理由去责难了。

萧韫曦对闻静思的维护,众人看在眼里,心照不宣。程梦瞳不知过往,张口便问:“陛下,闻相是何疾患,要紧不要紧?”

萧韫曦淡淡瞥了他一眼,并不答话。史传芳心中暗笑,“陛下怎么讲得出口。”扯过程梦瞳走到一边劝道:“闻大人积劳成疾,修养数月即可回朝堂。程大人不必担忧,只管喝你的酒就好。”

诸人酒过三巡,都有些微醺,便以梅为题,咏以七绝。正在兴头上,史传芳无意间一抬眼,恰看见程梦瞳在曲桥上,一步一晃地走近阆苑亭,不禁去看皇帝。萧韫曦此刻也发现了,只目光微冷,却并无阻止的意思。

闻静思独自一人坐在亭中看书自娱,似是入了迷,程梦瞳进入风帘时也未在意,以为是萧韫曦饮酒回来。

程梦瞳见他斜靠着兽皮,捧书细读,身形脸颊比自己离开京城时略略圆润,却依然比普通男子要消瘦,只腹大如鼓,是再也掩饰不住的。面上不由闪过震惊、苦楚、了然、崇敬等诸般神色,最后俱化做唇边淡淡地笑容,深深拜了下去。“大人。”

闻静思一惊,抬头见是他,微微一愣,叹了口气,合上书册向身前石凳一指,点头柔声道:“程大人,坐。”

闻静思一惊,抬头见是他,微微一愣,叹了口气,合上书册向身前石凳一指,点头柔声道:“程大人,坐。”

程梦瞳看他放下书册,赫然是一本《帝范》,想起他如今身为太傅,日后还要教导未来的帝王,心里一时竟不知是何滋味,带着醉意的目光怔怔的落在闻静思腹上,沉入自己的思绪中去了。闻静思见他直直盯着自己的腹部,也不羞恼,起身在石桌前坐下,鼻端飘过程梦瞳身上清淡的酒气,抬手堪满两杯清茶,微微一笑。“程大人。”

程梦瞳猛地一醒,大为尴尬,羞了个满脸通红。自己失礼之极,简直算是侮辱了,忙起身恭敬的拜了下去。“下官有罪,大人,大人……”一时间,竟不知如何说才能让对方知晓自己一片敬仰之心。

闻静思伸手将他扶起,安抚道:“无妨,程大人不必介怀。”

程梦瞳见他双眼温和如水,笑颜清华无双,不禁反掌抓住那双手,紧紧一握,心中渐渐安定下来。“闻相,一别数月,见你无恙,我心里实在高兴。”

二人见面也不过数次,程梦瞳这般说,到有些真心相交的意味。闻静思听了抿唇一笑,回道:“我在京中自然无恙,比不得程大人奔波劳苦,黑瘦了许多。”

两人眼中俱是惺惺相惜,相视片刻,一同坐了下来。闻静思执了杯朝他一敬:“程大人,北地治旱,劳苦功高,我以茶代酒,替两州百姓感谢大人了。”

程梦瞳不多虚礼,坦然接受,端了清茶,在闻静思的杯上轻轻一碰,仰头饮下,洒然道:“我虽与大人同岁,却一心敬慕大人德才,愿与大人做君子交,不知大人是否愿意?”

闻静思扬眉笑道:“有何不可?”

程梦瞳笑声朗朗,大声道:“好!”他心中激动已极,鼻腔酸涩,双眸便泛上一层泪光,眼前四周景致都模糊起来,唯有闻静思的身影依然清楚明晰。

闻静思见他性格爽朗,毫不造作,行止率真洒脱,与闻静林有几分相似,心里便多了些亲近之感。“梦瞳,我听闻你在弁州水土不服,病了一场。陛下这次调你去监督北地引水工程,千万要保重身体,切勿操之过急。”

程梦瞳见他关心自己,心头顿生暖意,点头应诺。“那时事态紧急,一心想要平息各处民乱,饮食不规,弄得脾胃失衡,确实难过了一阵子。幸而有孙大人稳住阵脚,否则,我可真算是乱上添乱,忙上加忙了。”

闻静思笑道:“忙起来便忘了用膳,这点我与你倒是一样,可没法说你。”

两人相视片刻,都笑出了声。闻静思又道:“我身处朝堂,百姓之苦不如你在民间走过一遭知道的多,二令施行也不知其成效是否与我当日估算的那样,即便如令施行,也不敢说各地官员都似你这般公正无私,少不得有徇私枉法之徒,将我一片苦心当成儿戏。”

程梦瞳见他双眉微蹙,想起北地百姓对二令之欢庆,不忍他思虑过甚,劝慰道:“君谨不必多虑。依我在两州所见,《归田》最是深受百姓所爱,让百姓真正有了田地,保住了温饱,不至于流离失所。《节俭》更多的是约束富人官宦,节约国库开支,省下来的归根结底也是为了百姓。两州官员虽然不全是清明廉洁之人,所施行的政令,也并无太大的偏差。百姓所受二令的恩惠,与君谨当初所想,应该相去不远。若非如此,弁州百姓不会在听说我是闻相举荐之人,便跪地感恩了。说到底,我在两州可沾了你不少的光。”

闻静思听罢,从心底笑了出来,为程梦瞳堪满杯。两人静静品饮片刻,都享受这种轻松惬意的氛围。程梦瞳更是身心舒畅,魂思渺渺,闭上双眼细细品味鼻端的荼糜清芳。过了许久,才睁开眼,凝视着闻静思柔和的笑颜,缓缓地道:“我长在平常百姓家,七岁通读《诗经》,十岁更是将《中庸》,《大学》倒背如流,父亲看我有些天赋,便送我去州府最好的书院。我初考过了县试,然后院试乡试俱是头名,一时风光无俩,父母亲戚个个喜极,乡里人人以我为傲。我被这头名之喜砸得魂飞天外,当真以为自己是文曲星降世,人间少有,凡世独一。直到会试落榜,才知道这朝野之中,不是靠学识便能独尊,有本事便能称大。人情世故,为人处世,有时更胜过律法。”他将自己往事娓娓道来,语气平静无波,闻静思却听出其中不平之意,并不插话,微微点头等他说下去。

程梦瞳眼神愈加柔和起来,淡淡地道:“我会试失意,落魄酒馆,遇上史阁老,他细细问我对天下局势,百姓民生的看法。我醉酒失神,连自己说了什么都记不清了,只知道醒后躺在他家客院。半月之后,便有人来领我进了翰林院,这才知道,我领官授职全是因史阁老的保举。”

程梦瞳轻轻一叹,为闻静思堪满清茶,两人轻轻一碰,茶到杯干。“我在翰林院,职位低下,人言轻微,不得重用,很快便心灰意冷,萌生退意。史阁老知晓后,提起你。我暗中留意之下,只觉得你德才兼备,只欠机遇。果然,去年陛下登基,你终于如鹰展翅,一飞冲天。君谨,你不知道,我看着你,便觉得自己还有希望,这一辈子不至于湮灭在尘埃中。你对于我,不止是知遇之恩,更有救心之谊,如同再造。”

闻静思不知还有这段隐情,见他双目之中有对自己的崇敬,有大丈夫一展抱负如愿以偿的欣喜,不禁叹道:“若非陛下,我与你,并无二致。”

程梦瞳淡淡一笑,摇头道:“我与你,不一样。”哪里不一样,他却并不明说,只深深地看了闻静思片刻,坚定地道:“闻相,往后我程梦瞳誓死追随,绝无二心。”

闻静思心头一跳,如此重誓,实在让他有些惊异,随即劝慰道:“鹤卿,一个人,腹中有真才实学,无论被埋没在何处,都会鹤立鸡群,格外出众。我只是提了你的名字,而陛下才是给了你一展所长的机会,你自己更是没有辜负十年寒窗苦读,父母乡亲的殷殷期待。要感激的是陛下,是你一身博学才情,而我,只是个外人而已。”

程梦瞳闻言,那一双睿智清明的眸子浮起淡淡的无奈,缓慢地摇了摇头,不再开口。清茶的香气在唇齿间流连忘返,仿如闻静思给人的感觉,清淡却悠远,馨香而绵长。程梦瞳品着品着,竟觉得一丝苦涩,从心底逐渐散开来。

闻静思笑道:“忙起来便忘了用膳,这点我与你倒是一样,可没法说你。”

两人相视片刻,都笑出了声。闻静思又道:“我身处朝堂,百姓之苦不如你在民间走过一遭知道的多,二令施行也不知其成效是否与我当日估算的那样,即便如令施行,也不敢说各地官员都似你这般公正无私,少不得有徇私枉法之徒,将我一片苦心当成儿戏。”

程梦瞳见他双眉微蹙,想起北地百姓对二令之欢庆,不忍他思虑过甚,劝慰道:“君谨不必多虑。依我在两州所见,《归田》最是深受百姓所爱,让百姓真正有了田地,保住了温饱,不至于流离失所。《节俭》更多的是约束富人官宦,节约国库开支,省下来的归根结底也是为了百姓。两州官员虽然不全是清明廉洁之人,所施行的政令,也并无太大的偏差。百姓所受二令的恩惠,与君谨当初所想,应该相去不远。若非如此,弁州百姓不会在听说我是闻相举荐之人,便跪地感恩了。说到底,我在两州可沾了你不少的光。”

闻静思听罢,从心底笑了出来,为程梦瞳堪满杯。两人静静品饮片刻,都享受这种轻松惬意的氛围。程梦瞳更是身心舒畅,魂思渺渺,闭上双眼细细品味鼻端的荼糜清芳。

冬日再如何寒冷,也有被春天融化了冰雪的时候。

梅花渐渐凋零,桃花笑迎春风,千碧湖残叶尽去,换来千倾翠绿,和风过处,碧涛翻滚,袅袅清香,何处似人间?

程梦瞳走时,正是曲水漂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的三月。临别之时,程梦瞳在正德殿拜见了萧韫曦和闻静思。皇帝并无多少离别之言可赠,闻静思这些时日与他相处甚多,了解愈深,愈加放心他的深谋远虑,只殷殷嘱咐保重身体,对于勘察监督工程,并无一句赘言。萧韫曦看二人亲近,心里着实高兴。待程梦瞳走后,不禁笑道:“静思收服人心的本事,比朕要强太多。”

闻静思一听便知道他想岔了,笑道:“臣只知道将心比心,以心换心。鹤卿身上有几分阿林的影子,臣当他是朋友看待,并无他意。”

萧韫曦暗想:“你当他是朋友,他看你未必是朋友。”口中却调笑道:“是么?朕把一颗心给了你,你给朕的心在哪里?让朕摸摸看。”一双手直直朝闻静思腹上探去。

闻静思怀孕已九个月,脱下冬衣,更显得肚腹硕大沉重。他行动不便,平日极少出永宁宫,今日程梦瞳来话别,他即使心中羞赧,也不得不忍下来送。这时,萧韫曦轻轻摸着腹部,腹中胎儿仿佛应和父亲,缓缓动起了手脚。闻静思只觉得腹腔被他撑得天方地圆,压迫了胃部,难受之极,不禁轻吟一声。萧韫曦察觉到了,扶他侧躺在软塌上,自己坐在沿边,俯身下去,将耳朵贴在隆起的腹上,放轻声音哄道:“皇儿乖些,莫要折腾你爹爹。”

那孩儿听见父亲的声音,动得更欢快了,似是要将五脏六腑搅合在一起才肯罢休。闻静思皱眉忍耐,一手慢慢摩挲腹部,试图安抚闹腾的孩子。萧韫曦不敢再出声,只有坐在旁边干着急。过了许久才长长出了口气,朝一脸担忧的萧韫曦笑道:“这孩子喜欢你,听见你的声音就好像迫不及待的要出来。”

萧韫曦脸上并无欢喜之色,微沉了眉道:“他经常这样折腾你?”

闻静思摇头道:“六七个月时尚小,力气没这么大,到不觉得难过。眼下九个月了,闹腾起来,确实有些辛苦。慢慢安抚,也能停下来,不然可真是吃不消。”

萧韫曦沉声道:“将你折腾成这样,看来是个皇子。你再忍他一个月,生下来后,朕替你教训他。”闻静思知道他是玩笑之词,并不在意,心中却一片暖意洋洋,极为舒适。萧韫曦抓了他的手放在膝盖上紧紧握住。“这个皇儿,朕要立为太子,静思也要封为亲王。”

闻静思一楞,随即抿唇笑道:“陛下知道臣从来不在意这些名号。只是幼儿立储,陛下那么肯定他往后能堪当大任?”

萧韫曦一手抚上他整齐的鬓角,顺着下来摸到耳垂,然后是脖颈,目光却由双眼移至嘴唇,不由自主地吻了上去。“这倒是,万一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贪图安逸,可叫朕怎么放得下心将这天下早早传给他,带着朕的静思云游四海?”

闻静思想到这种可能,心头猛的一紧,张口要答,抬眼便见萧韫曦的双眼满是狡黠与戏谑,不由得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萧韫曦笑道:“与其期待这一个能融合朕与你的长处,不如静思为朕多生几个皇子皇女,朕挑个最适合的做太子?”

闻静思心中默默一叹,见他果然被父亲猜中,无奈道:“陛下,臣今年已有二十六了。”

萧韫曦朗声大笑:“静思,就算你七十古来稀,朕抱着你,也是会硬的。”

闻静思见他故意曲解自己的意思,羞窘之极,翻过身不再理会他。萧韫曦渐渐收了笑,躺在他身后,一手环过腰腹,握上他的手柔声道:“静思,朕不贪心,只要一个太子就好。你再生一个,无论男女,都随你姓。往后万一要继承皇位,再改姓萧。你这辈子许了朕,朕不愿在子嗣上亏待你,朕有的,你也一定要有。你说好不好?”

闻静思心头大震,双眼凝了一汪清泉,欲落未落,耐不住萧韫曦的催促,压着嗓子道:“陛下这样做,如何对皇室宗亲,如何对天下人交待?”

萧韫曦撑起身体去吻他发鬓,在他耳边喃喃道:“朕只要对得起你。为朕再生一个,好不好?”

闻静思双眼一闭,含着的泪水滚落下来,张口哽咽道:“好!”

。。。。。。。。。。。

其中有一句,和一篇生子名篇原文很像,没错,我借鉴过来的,我主动招了,别说我抄袭啊。

“静思,就算你七十古来稀,朕抱着你,也是会硬的。”

原句大概是,就算你老了,朕见你也会醉的。

春日既来,春闱也不远了。

闻静思开始忙碌起来。

虽说历年由礼部尚书或翰林院大学士担任权知贡举,漱玉殿校理封印卷首,紫微阁学士充覆考官,鸿文殿学士充点检试卷,翰林院学士充诸科考试官,但为了防止徇私舞弊,除主考官外,其他涉考官员具体人选,是由皇帝在开考前三日密会定下。如今闻静思全权主管科考,无论是遴选官员还是议定试题,无不是亲力亲为,慎重又慎重。

燕国士人重进士科,往年先帝在位时,进士科考题多喜欢出诗词曲赋五道,经义史论五道。闻静思禀告萧韫曦后,将文章诗赋改为三道,经义二道,史论三道,另加入时务策五道。原本诸科试题是由翰林院学士承旨与主考在考前一个月内共同商议后,禀呈皇帝批复才定下来。虽然闻静思对试题侧重心中有数,只消和史传芳略略交换意见即成,但现在已怀胎九个月,哪里有脸面和他坐下来商讨具体题目。眼见日子仅剩下十几日,只急得手足无措。萧韫曦得知后,笑他厚此薄彼。 “你当日不也是挺着肚子和程爱卿叙谈么,何况史阁老是个知内情的人,你怕什么?”

闻静思咬了咬唇道:“当日臣不知鹤卿会闯进来,若臣看见他来,定会喝止在风帘外。可史阁老不同,他虽知晓,陛下要臣以这幅摸样与他相见,实在令臣无颜以对。”

萧韫曦嗤笑道:“你脸皮也忒薄。罢了,进士科试题朕和史阁老商议后,你来定夺,明经科就让史阁老同翰林院大学士定了罢。不过,殿试三问,仍由你上殿来考。朕叫人在御座后立上屏风,不叫天下人皆知本朝丞相和皇后是同一人。”忽而稍稍收了笑容,隐约露出丝忧色。“就不知朕的皇儿能不能等到殿试完结的一日。”

闻静思笑着安抚道:“臣问过徐太医,生产之日约四月中旬。四月初十是殿试日,因而并不要紧。”

萧韫曦这才放下心来。

三日之后,进士科试题交到闻静思手中审核。两人果然深知他脾性,试题偏重民生百姓,尤其是时务策,更是问到了天灾防治,贪官惩处。

三月十五,闻静思定下涉考官员,由萧韫曦在正德殿密招宣告。

三月十八日,二十,二十二日,三场会试在京城的礼部贡院举行。全国举人汇聚一处,拼这三百贡生榜。二十三日一早,鸿文殿学士已经将彻夜封存的考卷运至礼部文阁,翰林院三位大学士连同史传芳一起批改。十日后清晨,贡生榜昭示天下,当日下午,史传芳亲自挑选的一百二十八人进士科试卷,整整齐齐的放在了永宁宫小书房闻静思的面前。

闻静思虽未经科举授官,却如何不知这一张张试卷代表着什么。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题名光宗耀祖。天下未平,百姓未富足,大丈夫精忠报国。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一展抱负,百世流芳。这卷上的每一字,都是学子士人凝足了心血,倾尽了才华,容不得他半点疏漏与轻率。因此,这贡生的卷子,闻静思看得格外认真。

他一认真,便苦了萧韫曦。批阅奏章之余,还要督促闻静思三餐膳食,间隔休息,这也罢了。最苦闷的是晚间他睡在御床上,左右翻滚,迟迟等不来人,吩咐了木逢春去催,却每每无功而返。到了第三天,萧韫曦一觉睡醒,已是丑时三刻,终于耐不住孤枕而眠,虚火上升,披衣起身到隔壁的小书房。见闻静思犹自在明亮的灯火中捧卷沉吟,不禁心中生出几分怒意,走到他面前,一掌压下试卷。闻静思正看的入迷,骤然一只手伸来,心头猛地一跳,一口冷气吸进肺腑,差点惊叫出声。萧韫曦不料自己一时的怒气将他吓得不轻,顿生悔意,搂了他的肩膀柔声劝道:“剩下的这些明日再看也不迟,如今你身体要紧,不可太过操劳,跟朕去睡觉。”

闻静思定了定心神,见他坚持,就知道不会有让步的余地,只好理齐了卷子站起来。这一站,便觉得腰腿酸痛,双脚麻木,几乎软倒在地。萧韫曦眼疾手快地扶他坐回椅子,沉下脸训斥道:“你勤恳,本没有错,但也得有度。如今临盆在即,你操劳过度再像上次那样差点小产,叫朕怎么活!”

闻静思头一次被他厉声责怪,心中虽然难过,却知道萧韫曦并没有冤枉了自己,只好低下头接受。萧韫曦见他已经知错,也不再多说,等他腿脚缓过劲来,才扶着慢慢走回寝殿。看他由守夜的太监服侍着洗漱完毕,拉过来躺上御床,才算放下一颗心。

。。。。。。。。。。。。

翌日一早,闻静思用毕早膳走入小书房,就见到萧韫曦已经下朝回来,换过一身常服坐在椅子上看他昨夜审阅的最后一张试卷,微微一笑,道:“陛下觉得如何?”

萧韫曦放下卷子,直起身体道:“难怪你看得废寝忘食,这沐景确有几分真知灼见。文章诗赋虽然稍加欠缺,可史论和时务策答得倒是条理分明,颇有远见。”

闻静思来到他身旁,轻点卷面道:“这便是下层百姓与上层士族的差别了。平民百姓多关心衣食温饱,而士族子弟更擅长诗赋经义。”

萧韫曦挑眉道:“你怎么知道这沐景是贫家学子?”

闻静思指着卷上的字道:“陛下且看这人的字,虽是一笔一划,端正整齐,运笔上却无自如舒展之意,显得十分拘谨。臣猜测此人习字时间尚短,平日也未多加重视诗赋。若是家境殷实之人,怎会没有好好读书习字?虽然如此,时务策那五道题,写得真是精彩之极,尤其是这句,'民强则国强,民富则国富。富强者常思过往,惟鉴戒也,故警醒,贫寒者常思将来,惟希望也,故进取。'字字说到了臣的心里。”

萧韫曦点头称是,拉过他在身边坐下道:“闻家在京的一众官员被你调离,宗家被诛,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也不知这场科举能否补足这个空缺。”

闻静思淡淡一笑。“遴选人才为社稷所用,必是万里挑一。臣认为,宁缺毋滥。这一科不能如意,便等下一科,总比为了贪图一时便宜,选入不甚优异之人,陛下用得不舒心,百姓看着也不放心。”

萧韫曦摩挲着他的手道:“你说得对,不过,世间万物都会变,人心也会变。宗维当年何等的才华与抱负,到头来也不过是个诛九族。选才时无论如何挑剔品性德行,也难保不会有被名利侵蚀败坏的一日,未来之事本不是凡人能一眼看透了的。”

萧韫曦说得清楚,闻静思如何听不出选拔士子不必有后顾之忧的意思,心中感激万分,紧紧攥了他的手道:“陛下,臣总是不会变的。”

两人心间俱是一阵暖意,堪比这繁花三月,妙丽春光。

四月初八,闻静思将一百二十八名贡生试卷全部阅毕,稍晚些,将殿试三问交由礼部活字印卷并一一封存。

初十当日,闻静思早早起身,今日他当殿考问这一百二十八名贡生。萧韫曦已经命木逢春着人在御座后加了道屏风,他要比所有人都去得早,才不至于将个肚子曝露在光天化日下。两人用过早膳,整理了仪容,相携去往广贤殿。闻静思安座于通景十二曲屏风后,镶金镂翠的扇面为他隔绝出一片独立的天地。萧韫曦在御座上坐定,侍女太监依次列位,木逢春正传众臣上殿,闻静思忽觉腹部一紧。这疼痛虽不如五个月时那样剧烈难忍,却足足疼了十息。他待这一阵疼痛过去,取出随身的药瓶,服下一丸安胎丸剂,暗叹这几日阅卷还是有些勉强了。

四品以上朝臣次第进入殿内,一百二十八名贡生齐齐在广贤殿外的考场入座,随着皇帝一声“开考”,传旨太监宣读考规,翰林院学士一一分发试卷下去。

闻静思坐在屏风后,暗暗忍耐腹部紧缩的疼痛,透过厚重的扇面,耳边仿佛听到学子指间的笔坚定的划过试卷的声音。那笔下的一字一句,是十年寒窗凝结的心血,是大燕帝国未来的蓝图,更是万万百姓富足安康的寄托。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