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些没必要跟投资者解释,解释了他们也听不懂。就像到了今天仍然还有不少投资人认为小康卖咖啡的前途还不如瑞幸一样。
实际上便利店兼卖咖啡的利润率绝对吊打瑞幸,所有便利店都在感谢瑞幸教育市场教育白领,并且等着接收瑞幸的胜利果实。当然瑞幸也开始卖一些便利店商品作为对便利店行业的警告和反击。
说到这些务实的内容气氛终于变的比较好了,后续又接连有不少人提问。直到最后,袁苜按照楚垣夕的授意,问了两个他比较希望被人问的问题。
第一是云计算,这是小康接下来的亮点,但是最近搞云计算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亮点被掩埋在大量的秃点中,显得不够亮。因此有必要通过问答,特别是袁苜的提问,让人明白到底亮在哪。
袁苜的问题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你要花大价钱部署数据中心呢?咱小康的云不是取之于用户、用之于用户的区块云吗?咱不是成本比所有云计算都低非常非常多吗?那你还了好几亿去建云资源是为什么呢?”
楚垣夕感觉袁苜应该是照着台词反复练过了,所以才情真意切。
“嗯,这个问题很好。我有三点要解释。”
他仿佛能看到所有投资者都支棱起耳朵来听的样子,“首先就是云资源就相当于房地产,建一个云就是造一个楼盘,然后要么自己住,要么出租吃租子。
第二是区块云必然需要先部署一定的资源,等到运转流畅没有问题了,再全部依赖自给自足。所以初期我们自己部署传统的云资源是必须的,建起来自己住,后面不用了租出去就是了,说不定还能赚到钱。
第三是我们的成本问题。你知道网赚类的应用吧?就是那些XX养猪场、龙有钱之类的,逻辑是让用户点广告,应用负责聚合广告费,然后分给用户一部分。
咱们的游联网其实也是一样,由用户创造云计算的价值。所以你非要说小康云的成本有多低,如果我一点都不分给用户那就是零成本,但是不可能的,具体成本要看我们的给付策略。这部分是和货币循环挂钩的,咱们今天就不讨论了,总之小康云能够聚合的算力取决于用户规模,所以初期的返还比例肯定还不能低了。这就是我们有必要自建云资源的原因。”
这个鞭辟入里的解释把小康的云计算中的特征和未来前景讲的一清二白,包括徐欣在内的投资者基本都是心悦诚服的状态。但其实楚垣夕还有关键的一点没说。那是他准备会后召集巴人的联合创始人们开小会透露的。
即便如此,料也足够打动投资者了吧?要知道云计算企业现在正在扎堆上市中,在资本市场上本身就是香饽饽。楚垣夕甚至考虑过以云计算为卖点再讲一遍故事,这也不是不可以,不过考虑到之前的A轮融资中其实已经讲过这个故事了,一个故事讲两遍不符合自己的人设,
这时袁苜按计划提出第二个问题,其实也是今天整个会议最后的问题:“最后我想问个特土的问题,小康为什么一直都没上第三方代购平台啊?小康自己不做配送,黄团、饿了么和狗东到家,他们不香吗?”
这个问题可能不少投资者没注意到,因为没有发生的事情为什么要往说明上写呢?所以有不少平常并不使用小康APP的人理所当然的认为便利店都要上第三方代购。
实际情况确实如此,连美多小店这种自己有配送团队的都把小店的代购交给第三方,然而小康并没有。这正是楚垣夕想要回答的“问题”。
“嗯,他们看着很香,能提高GMV,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得不偿失?我们自有的优惠券体系更香啊,上了第三方平台就要走他们的优惠体系,非但不能让客人到店,还把客人拒绝于我们的系统之外。到店,以及我们的用户系统,是小康的两条发展途径,你忘了?”
本来袁苜以为说到这就完了,没想到楚垣夕后面还有高谈阔论:“此外,我以为未来我们和黄团、饿了么存在很大的竞争关系,所以一开始就分开比较好。”
“你又有什么计划了?”徐欣好奇的问,因为这个是事先没有通过气的。
“我想问各位,如何看待商家和本地生活平台之间的关系?”
赵烛江立刻说:“共生关系吧?”
当时在西湖偶遇的时候,楚垣夕给他的建议是在非洲搞物流和电商,利用传声科技在当地的线下资源直接铺开了干。结果他没听,因为他不懂本地生活,所以选择的新业务是和手机血缘更近的智能电视。
结果现在后悔不迭,大量天朝创业者选择跑到非洲进行本地生活创业,所以他也开始研究起本地生活。
大佬说话楚垣夕首先得给予肯定,虽然他有信心下一轮估值就让小康超过传声科技。但那是估值超过,人家根基庞大枝繁叶茂,特别是占据着最有潜力的市场,点满了线下这个最重要的技能,而股票交易中存在一些只看财务数据用脚买股的投资者,最终的市值是买出来的,并不能反映传声的江湖地位。
所以楚垣夕仍然认赵烛江是个大佬。
这回他拉老赵过来镇场,其实也深入的聊了一番本地生活,可能老赵最终决定投给小康五千万也有这番恳谈的原因。
在非洲开发本地生活服务当然有很多的难题,但楚垣夕是个“旁观者”,站着说话不腰疼,因此鼓励他说:“做不做看器量!有统合非洲国民生意的器量就做,没有就是千难万难,干脆别做。”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有了器量也一样难,非洲那么多的国家每个国家都是不同的,做一国容易,统合一个“天下”何其难也。但是有器量的人,看到这么多艰难的挑战就会感到兴奋,这才是创业者。
老赵最近一直在反思自己还是不是一个创业者了,所以最终决定向小康投个五千万。
此时大佬搭茬了,楚垣夕说:“您说的对,确实应该是共生关系。本地生活产业链中,线上平台的主流业务其实是流量模式,拉到大量用户给平台注入流量,同时向线下商家兜售流量,完成O2O的闭环。这就是O2O平台的主要价值所在。
但是目前平台和商家是地主和佃户的关系,因为平台都太靠流量盈利了。本来平台应该帮助商家更好的服务于用户,现在是平台利用流量裹挟商家的居多;本来应该是通过服务于用户来赚钱,现在是平台跪舔用户,从商家身上榨钱。平台对流量的管理能力越强,对商家割韭菜割的越狠。
但我不是这么看的,我把商家看成资源。”
说到这楚垣夕有点尴尬,因为即兴发挥一下,发挥到这里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不是没的说,而是不想说漏了嘴。小康有很多东西应该是里程碑6走完,把旗帜大张旗鼓的竖起来之后再说,之前要做咬人的狗,就不能叫。
所以他只好把话往回收:“小康建立了一个易用而且功能充分的用户体系,像移动互联网产品一样吸纳用户,肯定不是仅仅为了门店卖货的对吧?那性价比就太低了。我们也是要以国民应用的目标去努力的,否则何来的3000亿估值呢?”
这个话让人浮想联翩但是一点实在的都没有,使得很多投资者感到气愤!
但徐欣和袁苜的脑海中都不由自主的复现出了小康线上内容对应的现实地图。在那张图上有大量的节点,有用户们通过城市宝藏玩法众筹出来的各种场馆、会所,这是货币循环的闭环口。有用户们投资的各个虚拟商家和实体店们相对应,这是对移动支付的有力支撑。
这么美丽的地图上,商家都已经上了小康的车了,就不能依托小康的流量做点O2O了?
黄团的用户是流量,小康的就不是?没那个道理啊。更何况AI群主的功能是这么的灵活,楚垣夕也有提供企业服务的计划,还是开放开发者接口的形式,以这种可拓展性,随便比划两下就是O2O了吧?
关键是他们都知道楚垣夕计划中小康是有配送到家业务的,只是现在没开而已。
这些拼图凑起来那不是妥妥的跟黄团他们是竞争关系吗?而且还不是一般性的竞争,是带有深深恶意的。特别是徐欣能够清晰的感受到楚垣夕的恶意,大佬都是讲维度的,都是努力站上高维,然后回头打低维。
但是别人往高维上钻的时候都是非常努力非常公开的钻,靠实力把竞争对手拉垮,楚垣夕这是偷偷摸摸的建立起一套庞大的体系,然后用最快的速度铺出去,让人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楚垣夕才把商家视为资源而不是韭菜,韭菜是用来割的,资源是用来给自己添砖加瓦的,不一样。
这得是何等自信才敢制定这么疯狂的计划?要知道别人公开自己的努力不但是给竞争对手以压力和动力,也是给自己留余地,楚垣夕这套系统和推广一旦没有达到预期,面临的就是全面的衰退。
这个思维链路使得徐欣纠结起来了,到底是应该多投一点还是就此止步?风险和机会并存的时候最痛苦的就是没有参考物用来锚定,前途一片茫然。
但是直觉也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本来楚垣夕都已经说完了,徐欣忽然补了一句:“之前我说追加两亿有点少了,我再提高两亿,到四亿吧。”
说完她对楚垣夕苦笑一声,似乎在说再多可就真拿不出来了。
这倒是让楚垣夕挺意外的,原来她还有啊,不是没有了?那是不是应该继续努力再榨出点来?
可惜啊,要是开路演会,楚垣夕倒是有信心,主要是对自己发功有信心,把准备好的那些活儿往外一使,就算是说相声都有观众打赏花篮,何况台下是一群投资者呢?但是不能当面沟通,气场无从散发,就不容易让人动心了。
这说明人无完人,自己的技能还有缺陷!
整个会务到这基本上就结束了,楚垣夕马上做收尾工作,也就是把会务的问题进行总结,然后重新对未来进行展望。
这份更适合号召投资人下注的展望其实早就写好了,写的是小康经过一年左右的发展,在技术积累、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上都是行业领先的,同时还有一个非常强势的流量池可以使用,因此目前处于爆发前夜。
对于未来,小康想要成功需要做到几件事,其中目前可以展望的时获客成本的降低,以及成功退出补贴用户的烧钱环节,这是起飞的关键。
公司基本上将事情都做在了前边,不断的积累让企业在快速发展中能够得到完善的用户系统的支撑。其中在巴人集团改制之前小康的创始人团队就已经完成了流量池的搭建和变现方式的探索,庞大的私域流量未来对拉新和互动能够提供硬支持。
提到私域流量楚垣夕开始自吹自擂,说时间倒到两年前,很难有人意识到私域流量能够带来可观的效果,到了去年下半年本地生活玩家们才开始重视起私域流量。
范围缩小到便利店赛道中,这个行业就不适合投广告。去任何平台进行全域推广本身就是低性价比的行为,也起不到建立销售渠道的作用,所以才不得不开始运营私域流量,但是因为并不是专业选手,进展很一般。
而小康在这个类目下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只不过因为一直没有使用这个优势,所以很多人认识不清,进而影响到对估值的判断。
最后,楚垣夕在邮件的末端提了一下小康的线上内容。因为线上内容即使到了今天也仍然是要低调的,所以很多投资者都被楚垣夕刻意引导之下忽略了这一点,但是完全不提一下也不合适。
关于线上内容部分,楚垣夕向投资者们承诺已经按照计划进行了充分的开发,很快就会逐步上线。像前一轮融资一样,他还是不得不对线上内容遮遮掩掩,为了避免有人刨根问底,最终行文的时候这么说:关于小康的线上内容部分,其实可以参考外网视频平台奈飞。Netflix的“内容+渠道”的运营方式不同但能形成商业闭环,而且站住微笑曲线的两端。
当然楚垣夕不是发发邮件就完了,还对各个投资人公布了时间节点,这一天是2月28号,需要投资者们在3月5日之前给出确定的反馈,3月6号开始做TS。投资条款清单没问题的话3月9号签字走手续,争取在3月14号之前签认购协议SPA。
这个时间要求着实震惊了不少人,半个月就要走完全部流程的架势,而且是一对多,这有点飘啊?要知道很多投资机构就算想投,半个月也来不及走完手续,小康可以精确化管理,人家协议得一层层的审核呢。
楚垣夕其实也是没办法,时间这孙子他不等人。本来早些开始融资进程也就可以了,结果特殊时期开始不了,这已经是最具备可行性的一套方案。
于是,时间到了第二天,圈子里就出现了评论员文章,发表在比较大只的投融资自媒体上。不过比较奇怪的是人家目光聚焦在巴人身上,可能是意识到了到底什么才是小康底气的来源?
文章里说:外界对巴人集团的估值过于执着于游戏带来的直接变现价值,可能是这部分价值体量较大,因而忽视了巴人赖以起家的自媒体。这确实是很有问题的,目前来看巴人集团的价值远不止一个巴人游戏及其被并购所换取的现金。
笔者还注意到巴人信息中的各个关键岗位员工都被要求签署了大额竞业禁止协议,协议中排名靠前的多数是便利店企业以及对便利店企业提供toB服务的MCN自媒体公司。
楚垣夕看着这片公众号推文简直斯巴达,这特么是谁这么孙子啊?这不是赤裸裸的告诉友商们,到巴人集团来挖人呀,这里有你们需要的人才!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一个员工的竞对上面写着哪些企业,这个员工就有较大概率是哪些企业需要的人,竞对给出的额度越高,这个员工的含金量就越大。
因此楚垣夕被气得吐血,心说这是谁在坑爹呢这是?
那时他正在开会,正好朱魑他们已经回来了,终于可以凑起巴人的全部创始人团队。
小康的融资光靠投资者是肯定凑不齐40亿,被楚垣夕视为基石的极为大仙一共拼拼凑凑才凑出不到8个亿左右,郑德报出的数儿是1.5亿,要搁往常就是个弟弟,放在小康的B轮里边已经是中流砥柱了。
这不到八个亿徐欣一人四个亿走起,楚垣夕就算逮着一只羊薅,他也知道薅不出来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