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国消息传到长安之前,刘彻这个老父亲就一直在担心儿子。
将燕国交给刘谈也是无奈之举,他之前也曾犹豫,也想过派点人过去驻守边境,只是之前他选了好几个人出去打仗,从李广利到赵破奴,一个一个跟被下了降头一样,要么打败仗要么就去了就被俘虏,搞得他对自己的眼光也有些怀疑。
而一开始刘谈去北境国的时候,他是想要给这二个儿子一点苦头吃,然后等刘谈扛不住了就给他封个好一点的封地,结果没想到这个他没抱希望的儿子却给了他很大的惊喜。
所以思来想去,他都觉得与其任命一个根本不知道行不行的将领过去,还不如让刘谈接手那边。
因为有些犹豫,所以刘彻在下诏书之前其实是在朝中讨论过的。
他原本以为大家肯定会反对,结果没想到大家唯一担心的就是给北境王这么大的封地不合适。
不仅仅是不合规矩,主要是万一后世以此为先例怎么办?
先例这种东西,好的可以开,不好的绝对不能开,而这个……谁也说不上是好是坏。
于是讨论到最后,七皇子成了一个工具人,被封为了燕王。
大家都知道这基本上就是掩耳盗铃,谁也不知道燕王能不能活到成年,而等燕王长大了,燕地归属到底怎么办更是不知道。
从大家的反应上来看,刘彻就知道燕国的事情已经棘手到了哪怕所有人都知道这样可能只是饮鸩止渴,却也不得不行的地步。
作为皇帝,他非常果断,但是作为父亲,他不担心是假的。
就在他担心的时候就收到了来自燕国的传——辽东郡丢了。
刘彻听后先是生气,继而十分担忧。
蓟城比当初的朔方郡好一些,在燕国的版图上比较靠西,可问题是燕国一共也没几个郡,辽东郡丢了,紧接着就是辽西郡,然后就是蓟郡了啊。
他儿子再一次身处前线,并且这一次比上次还危险,当初刘谈去的时候,大汉跟匈奴基本上已经进入和平时期,小摩擦有,但是不会轻易大动干戈。
可乌桓不一样,乌桓如今正是强盛的时候,各个部族都在繁衍扩张,其中薄奚氏就是乌桓那些部族之中最强大的一个。
他们现在打下了辽东,说不定紧接着就要挥兵辽西,刘谈带精锐团过去的时候还没带特别多的军备,甚至精锐团都只带了五百人,这简直是让刘彻担心的夜不能寐。
这边他还没想好怎么给他儿子一点帮助,紧接着燕国又有奏疏,这一次是郡守联名上书,痛斥北境王残暴不仁,肆意杀害朝廷命官,让朝廷给做主。
朝中众臣在知道之后一个一个都觉得十分糟心:陛下这两天心情本来就不好,你们还找事儿,一个个真是活腻歪了。
果不其然,刘谈的信都没到刘彻手上,大家就被迫在大朝会上听皇帝难得一见的咆哮。
等刘彻骂完,在众臣眼里,这几个人基本上已经算是死人了。
只不过现在燕国情况特殊,大家都估摸着皇帝不会派人动手,但骂人肯定是要的。
这一次就反了过来,以往是燕国官员上疏,皇帝骂燕王。
现在是燕国官员上疏,皇帝骂这些官员,不仅要骂,还要威胁,还表扬他儿子做得对。
实际上,通过上一次的危机,朝中大臣对刘谈已经很了解了。
尤其是刘谈在回来之后,大家原本都以为北境王会趁着这次机会插手朝中政务以求更多影响力,结果没想到这位居然跑去研究什么热气球了。
相处久了,大家就知道北境王殿下其实脾气很不错,一般不会生气,生气也不会轻易杀人,一旦他真动了手,大家都下意识的觉得肯定是那个人犯了错。
刘彻咆哮完毕之后当即就要让人点兵,他要派人给他儿子撑腰去。
五百精锐团吓不住他们,十万大军够不够?
刚开始从丞相到下面的官员都没觉得派兵过去不对,他们已经知道辽东郡丢了的事情,一个个心里都很清楚,估摸着皇帝调兵过去一方面是为了给北境王添一些底气,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让北境王把辽东郡给拿回来。
只不过在听皇帝要调十万大军过去的时候,大家都吓了一跳——打个乌桓而已,哪里用得着十万大军啊?
于是大家就调兵的人数开始扯皮。
刘彻就放任他们去折腾,反正最后做决定的是他,他也需要听一听别人的意见。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刘谈的信到了。
刘谈在信里十分公正的将事情全部说了一遍,然后重点说了一下蓟城的情况,吐槽了一下死鬼刘旦。
说实话,刘谈自觉已经很温柔了,只是说了实话而已,至于杀的那个人……其实他自己都没放在心上。
这封信与其说是跟刘彻告状,不如说是让刘彻了解一下燕国的情况,给刘彻一个心理准备——万一燕国的进度缓慢,那也不是他的错。
然而刘彻看了之后却更生气,再一次坚定要调兵十万,一个都不能少!
这些废物玩意把燕国都给折腾成什么样了?
刘彻简直无法想象蓟城一座城池竟然割裂成了两个世界。
他这些年去的诸侯国不多,朔方城就不用说了,那座城除了不如长安城大,人口不如长安城多,实际上在刘彻这里比长安城的规划还要好一些。
只可惜作为京城,长安不能轻动,要动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只能这样。
而他经常去的齐国国都更不用说,因为刘彻会经常过去的缘故,齐国国都固然不如长安也不如朔方城,但也不错,很有地方特色,倒也别致。
这就导致刘彻一直以为全天下的诸侯国都城至少应该像是齐国一样。
哪怕差也不能差很多,而从绣衣使者那里的反馈来看,也的确是这样。
结果万万没想到燕国竟然不声不响的折腾出了这么一出。
若不是刘旦早就已经死了,估计刘彻还要再罚他一次。
在这种情况下,他不生气才怪。
丞相桑弘羊忍不住跑来跟刘彻说道:“陛下,臣知晓陛下对北境王殿下爱护非常,但越是如此越不能派这么多人去燕国啊。”
刘彻挑眉看向他:“爱卿这是何意?”
桑弘羊说道:“十万大军一旦调动,粮草辎重就要消耗多少,这一张张嘴都是要吃饭的,燕国国政已经在崩溃边缘,想来国库也没多少钱,到时候这些大军都要北境王殿下一力支撑,而且就目前来看,北境国的国库也只是略有盈余,据臣所知,国相霍光好像也在准备什么,只怕支撑不了十万大军的消耗啊。”
刘彻眯着眼睛看桑弘羊:“你这意思是说让谈儿出钱?以往打匈奴难道都是让诸侯王出钱的吗?”
桑弘羊噎了一下,想了想好像也是这么回事,不知道为什么,他就下意识地认为十万大军到了燕国就是北境王出钱了。
不过,既然不是北境王出钱那就更有理由了。
桑弘羊立刻说道:“以往出兵一般都是让士兵就食当地,可是如今,燕国那边未必有这么多粮食,若是征粮太过,只怕要将百姓的粮种都要榨干,届时只怕那些百姓会更加难过,若是从其他地方调运粮草……国库也未必支撑的住啊。”
刘彻狐疑地看着他:“国库支撑不住?国库现在连十万大军的消耗都支撑不住?”
说到这里刘彻的表情已经不怎么好看了,要知道刘谈在离开之前曾经给他们出过主意的,一个个都是来钱的买卖,桑弘羊在这方面也是好手,怎么可能国库撑不下去?
简而言之刘彻怀疑桑弘羊在忽悠他。
桑弘羊在刘彻手下呆久了,多少也能通过刘彻的表情和语气揣摩到他的想法。
他也不畏惧,直接就开始跟刘彻摆数据。
他大概是历任丞相之中最务实的一个,对于民生了解的比较清楚。
他给刘彻算了一笔账,然后刘彻发现国库……的确不够富有。
刘谈的确出了很多主意,但那些主意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赚钱的。
就拿海上丝绸之路来做比喻吧,想要开辟航线就需要有船和水手。
有经验的船长和水手本来就不多,船只更是缺乏,现在国库很多钱都投在了造船之上。
至于剩下的钱……那要留着应对危机啊,国库也不能一点钱都不留。
桑弘羊说道:“若非北境王殿下已经将能够长时间航行的海船研究出来,只怕现在还要花钱研究船,那样哪怕是国库只怕都要捉襟见肘。”
刘彻面色平静:“不够的地方,朕开私库补。”
桑弘羊:……
这让他怎么说?他算是看出来了,皇帝陛下没被乌桓人气着,倒是被燕国那群蠢货郡守气的够呛。
他忍不住暗中把那些人挨个骂了一遍,这才无奈说道:“既然如此,臣去看看从哪里调粮合适。”
刘彻坚持调兵十万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众人原本都想用没钱的理由去劝,结果没想到皇帝竟然要开私库补,不仅如此,太子刘据在得知之后也站出来说道:“还有孤呢,辽东郡自古以来就是我大汉领土,乌桓欺人太甚,应战。”
嗯,他没说更主要的理由是为了他弟弟,不过也没关系,反正到时候这些兵是要交给他弟弟的。
不仅如此,皇后陈阿娇也站了出来。
陈阿娇的思维就很简单,她儿子手里有兵心里不慌,反正这兵是要给她儿子的,而且她也尝到了甜头。
虽然重生之后,她没再跟卫子夫闹得太难看,但因为无子外加她的父兄一个个都不争气的缘故,她的名声一度也非常不好,尤其是在卫子夫生了长子之后,所有的压力都到了她这边。
当时所有人都以为她会像其他无子的皇后一样被废,直到刘谈出世。
但又因为当初她对刘彻那些妃嫔始终不太客气,再加上杀李夫人杀得太痛快,导致她的风评又下降了一波。
然而这一切都因为之前她倾囊而出调兵守住长安所改变,现在谁提起皇后不称赞一声贤后?
因为这个名声,刘彻想要废后都没有太好的理由,甚至现在废后之声已经越来越低,看上去就连刘彻都没什么这样的想法了。
陈阿娇觉得自己找到了方法,反正又能帮助她儿子,又能给自己加分,何乐而不为?
皇后出动之后,卫夫人紧接着也站了出来。
她跟弟弟卫青一样,是个厚道人,上一次刘谈帮着刘据扛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并且刘据非但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动摇太子之位,反而因为经历了这么一场而地位更加稳固。
刘彻跟刘据的关系也更加亲密了一些,哪怕刘彻平常再怎么嫌弃大儿子,可说出来总比不说强,说出来就代表父子之间没什么隔阂,不说才要命。
所以卫子夫投桃报李,也要帮一把刘谈,毕竟北境王需要人帮忙的地方实在不多。
后妃都动了,当利长公主和阳信长公主也站了出来。
一瞬间就影响到了许多其他人,一时之间整个长安都陷入了一种狂热的请战氛围,甚至好多人自请去前线攻打乌桓,夺回辽东郡。
这个变化让前朝十分猝不及防,别说朝臣,就连刘彻和刘据都没想到影响会这么大。
结果到最后就是还没等皇帝开私库,那些因为北境王搞出了各种新东西而找到了出路,甚至在去西域的路上受过北境国恩惠的商人就站了出来将军费甚至是粮草都搞定了。
弄的刘彻都有些茫然,听完之后,坐在御座上稳了稳心情之后淡定说道:“民心如此,无需再议。”
还议什么啊,再议下去他们都要被扣上细作的帽子了——现在民间都有传言阻拦大军出征的朝臣可能心思不是那么正。
大家听了之后都有些哭笑不得,他们哪里是不想打啊,是因为担心国库,也担心皇帝一家子的钱包好嘛?
行了,现在钱既然到位了,那就……调吧。
于是刘谈在燕国还没展开什么新的计划就先收到了来自他全家长辈的爱的支持——十万大军。
刘谈在得知刘彻派了十万大军供他指挥的时候,整个人都有点傻。
他本来的确在思索要不要请示一下调兵过来把辽东郡抢过来。
不过他也有点担心大汉的国库,所以打算再等一等,了解一下乌桓的情况再说。
现在……还用得着了解吗?十万大军过来,对乌桓基本上就是碾压啊。
乌桓人口是不少,但也要看跟谁比。
刘谈跟窦思博面面相觑,窦思博脸上的震惊遮都遮不住。
刘谈回过神来之后说道:“准备一下招人吧。”
大军过来之后虽然有自己的驻地,也有自己的伙夫,但还是需要普通百姓围绕着他们进行服务的。
刘谈真是万万没想到他给燕国百姓找的第一份工作居然是服务大军。
不过也算是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他想了想,又十分坏心眼的让人去告知诸位郡守,让他们把自家名下的粮仓都统计一下,看有多少。
长安那边的确筹集了很多钱,但钱又不是粮食,想要转化成粮食还是要人来买的。
当然,他主要是让这些人知道这个消息而已,现在他手里有了十万大军,这些兵马全都归他指挥,所以……你们掂量着办吧。
诸位郡守知道了之后都十分震惊,当时脑子里第一个反应都是:至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