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娘无奈何地笑了笑。
回到屋里,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徐令宜:“……也不知道三嫂怎么就看中我。让我这个毫无经验地去给勤哥儿做媒。”她语含笑意,尽量把这件事说的轻松随意。
徐令宜听了笑道:“你还没经验?贞姐儿不是你做的媒?十二姨不是你做的媒?你都没经验,还有谁敢说有经验!”
“那不同。”十一娘辩道,“我那是牵线,成与不成,看两人的缘纷。三嫂上让我说媒──我怎么知道多少茶叶算是重礼?几套衣裳算是厚嫁?我去和方家的媒人说这些事的时候,难道还能把宋妈妈带在身边,方家的媒人说一句,我就回头和宋妈妈私语商量一番不成?”
徐令宜听她说的有趣,忍俊不住大笑。
小丫鬟端了汤药进来。
十一娘不理他,径直端了青花小碗,一饮而尽,含了颗盐渍的橄榄在嘴里。
徐令宜就问她:“你现在好些了没有?”表情很温柔。
“好多了!”十一娘笑着点头。
徐令宜望着的表情更显温和。
顾妈妈抱着吃饱了的谨哥儿进来。
徐令宜看着嘴角就弯成了一个愉悦的弧度,他小心翼翼地抱了孩子。
谨哥儿立刻笑起来,高兴的冲着他直“哦哦”。
徐令宜亲了亲儿子的小脸,坐到了炕上,提醒十一娘:“你快去梳洗吧!今天早点歇了,今天早点去娘那里──三嫂既然打了这主意,难保她明天不起个早床到娘面前去说。宁拆一座庙,不拆一桩姻缘。偏偏你身体不好,到时候娘答应也不好,不答应也不好……弄得大家都为难。”
这点十一娘早想到了。
她笑道:“我已经嘱咐值夜的婆子帮我注意着三嫂的动静了──无论如何要赶在三嫂之前给太夫人问安!”
“鬼机灵!”满脸是笑。
十一娘转身去了净房。
谨哥儿就在父亲的怀里“啊!啊”地乱嚷。
“你也是个鬼机灵!”徐令宜笑着又亲了儿子一口。抱着他了下了炕,在屋里随意走动。一会儿停下来看看摆在花几上的文竹,一会到厅堂看看挂着的五联珠大红灯笼,一会儿到长案前看看玉石葡萄盆景。
谨哥儿安静下来,张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
那边三爷和三夫人已经歇下了。
“十一娘不答应!”三夫人蹙着眉头,显得有些闷闷不乐,“这件事可怎么办?”
三爷不以为然:“这有什么好担心的。既然四弟妹不答应。那就找你母亲家的大侄媳妇做媒人好了你先前不也说,你这大侄媳妇精明能干,由她出面帮着周旋,你放心吗?”旅途的劳累让他打了一个哈欠,“你也早点睡了吧!明天去娘那里请安的时候,记得跟娘把这件事说了。”他嘟呶着,躺了下去,“方家的特意请了刑部刘侍郎的夫人做媒人。我们已经到了京里,就应该早点去拜访刘夫人才是,免得别人觉得我们不诚心。不管怎样,方县令这人挺不错的,何况你也说方小姐长得十分漂亮,不像知府家的小姐,矮矮墩墩、呆头呆脑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待三夫人俯身望去的时候,他已发出轻轻地鼾声。
三夫人不由为之气结。
她不禁推搡着三爷:“你先别睡啊!我还要话要说!”
三爷被她这么一闹,睡眼惺忪地张开了眼睛:“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好了!”
“三爷!”三夫人不禁拔高了嗓子,“这可关系到勤哥以后的前途,你到底管还是不管?”
三爷听了忙睁大了眼睛:“我怎么不管了你说,你说,我听着呢!”
三夫人这才脸色微霁。她低声道:“想当初,要不是知府把你的政绩定了个‘差’,我又怎么会求到知府夫人那里去?我要不是去求知府夫人,又怎么会遇到方县令的夫人?”说到这里,她想到知府夫人那斜眼看人的不屑的表情,不由咬了咬牙,“要是知府夫人礼贤下士,好好和我说几句话,我又何苦和方县令的夫人搭讪?要不是和方县令的夫人搭讪,又何至于说起儿女的婚事──方县令的夫人也不用抱怨方县令眼光高,把女儿留到了十六岁,我也不会提起勤哥儿,说他被太夫人叫回了燕京,要亲自为勤哥儿保媒……”
这些话,三爷已经听了很多遍了。
妻子去求知府的夫人还不忘要面子,把知府夫人给惹毛了,待送走方县令的夫人就不怀好意地给妻子出主意,说什么方县令的哥哥和知府大人不仅是同科,而且还是多年的至交好友。与其求她给知府大人吹枕头风,还不如请方县令出面说项──这毕竟是男人的事,枕头风未必就管用。又说那方县令为人耿介,决不会在这种事上给人说项。可方县令有个毛病,就是俱内。只要是方夫人的话,方县令从不敢违逆。而方夫人这个人,又是个明理贤淑的,官场上的事,从来不插手。要是从前,自然是不可能的。可现在,方夫人有个心病,就是长女的婚事……要是两家做了儿女亲家,那又不一个样了……又语带讥讽说些“你们家看中人家,人家未必能看得中你们家”之类的话。
想当初知府家的女儿那样的人品、相貌,想把女儿嫁给勤哥儿的时候都是一副降尊纡优的模样,何况方家书香世家,在清流中素有声誉……勤哥儿再好,没有这些读书人重视的功名,就不算好──这是他们夫妻这几年为两个孩子的婚事到处碰壁后明白的一个道理。
妻子知道这是知府夫人在借机羞辱她,面皮涨得紫红的回了家。
可没几天,就有“徐县令想给长子求娶方县令的长女,结果被方县令的夫人毫不留情地拒绝”了的话传出来……
他们两口子知道这话是谁传出来的,可也没有半点办法。
没想到方县令和夫人亲自登门拜访,向他们澄清这件事。
这才有了之后两家的来往……而当妻子看到方县令长女的时,竟然真的就动了求娶之心。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事情竟然进展的很顺利──不管是他的考绩还是儿子的婚事。
三爷闭上了眼睛。
凭心而论,这门亲事他很满意。不管是亲家的为人还是媳妇的出身。
长子的婚事定得好,次子的婚事自然也就顺利了。
他不希望有什么意外,想早点把媳妇娶回家!
靠在床头迎枕上的三夫人却没有注意到丈夫的小动作,她继续道:“我这些日子仔仔细细地想了很久。方家虽然是清流,可清流总要吃饭穿衣吧?何况亲家的大伯早是昨日黄花了。方家答应这门亲事,肯定是瞧中了永平侯府这块招牌。现在亲都没成,那些人就说方家小姐低嫁,要是成了亲,我们家勤哥儿在妻子面前哪还有夫纲可言?十一娘一向会说话,要是能请了她出面说媒,一来是议嫁妆的时候,我们家肯定不会吃亏,说不定还可以压一压方家;二来好让方家的人瞧瞧,我们家勤哥儿在永平侯府可是太夫人的心头肉。那方家想着也要掂量掂量才是。”说到这里,她语气里隐隐有了几分兴奋,“三爷,我跟您说。上次我去李县令家吃喜酒的时候,听李县令说,方家准备一万两银子嫁女儿。不知道是真是假?李县令的夫人一向老实,我觉得这话不是假的。你说,要是十一娘知道我们媳妇有一万两银子的陪嫁,到时候也会高看我们家媳妇一眼吧?”
三夫人说完,等了半天也没有待到丈夫的回答。
她不由俯身。
三爷已经睡着了。
三夫人推了三爷几下:“三爷,三爷……”
三爷翻了个身,睡得更沉了。
“每次和他正经事的时候都睡了!”三夫人只好吹了灯,在黑暗中喃喃地道,“勤哥儿怎么也是长孙,明天还是要去太夫人那里一趟才好!”
第二天一大早,秋雨服侍十一娘梳洗。
“三夫人还没有出门!”
十一娘点了点头,吃了点粥,亲了亲在床上和徐令宜玩的儿子,去了太夫人那里。
“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早?”太夫人让人端了羊奶子她喝。
十一娘也不瞒太夫人,把三夫人求她给徐嗣勤做媒的事说了:“……我这做婶婶的,本应该帮忙,可这时机太不巧了。”
“她就是要面子。”太夫人听了反而安慰她,“你不必放在心上。你虽然不能帮勤哥儿说媒,可老四到时候做媒人,也算是全了她的心思。至于说媒,她要是求到我这里来,我就帮她请黄三奶奶走一趟。那也是个口舌伶俐的。”
十一娘安下心来。
太夫人问了问她的病情,知道她渐渐好起来,不住地嘱咐她好生休养。然后留了她吃早饭。
刚放下碗,三夫人来了。
看见十一娘在,她有些惊讶。笑道:“我有三年不在家,没想到家里的规矩都变了。四弟妹也不像往常辰初差一刻来给娘请安了!”
十一娘笑笑没有做回应。
太夫人则笑着问她:“吃过早膳没有?”
“还没有!”三夫人就挨着太夫人坐了,“许久都没有见到娘了,想到娘这里来蹭顿早膳!”
太夫人听了这话,就吩咐玉版重新置了碗筷,上了佐饭的小菜。
三夫人这才意识到太夫人和十一娘已吃了早膳。
她微微有些不自在起来。
在山阳的这几年,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都由她做主,就是到别家做客,别人也尊她是县令夫人,以她之意行事。如今回到家里,要互相退让的过日子,骤然间还有些不习惯起来。这也更加坚定了她独立门户过日子的决心。只是蹭饭的话已说出了口,改也来不及了。她只有硬着头皮端了碗:“是我来晚了!”
太夫人一向觉得三儿媳不着调,和她仔细都是自讨苦吃。在别人眼里,待三夫人因此特别的宽和。
“不是你来晚了,是我们吃早了!”太夫人笑道,“你慢慢吃,也不用急,时候还早着。”
三夫人哪里敢慢慢吃,也不顾能不能吃得饱,让小丫鬟盛了小半碗粥,匆匆吃了。
徐嗣谆过来给祖母问安。看见母亲和三伯母在,他有点吃惊,行过礼,他偎到了十一娘的身边:“娘,先生马上就要回来了,我和五弟的笛子还没有练熟……”他用种略带撒娇的笑容望着十一娘。
因怕吵着谨哥儿,徐嗣诫要练笛子的时候就跑到贞姐儿那里,徐嗣谆这么说,实际上是想和徐嗣诫一起到贞姐儿那里去玩。
太夫人听了呵呵地笑:“暂时先放你一马。等先生回来了,可不能只惦记着吹笛子忘了功课。”
徐嗣谆忙道:“没有,没有。先生布置的功课我早就做了。”
太夫人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满意,然后朝十一娘忘去。
十一娘同意徐令宜的意见,徐嗣谆不能总像现在这样一副长不大的样子,可什么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记得午初回来吃饭!”她笑着叮嘱徐嗣谆。
徐嗣谆见自己的请求被同意了,小脸发光,连连点头,由丫鬟服侍着去找徐嗣诫了。
三夫人看着目光微转。笑道:“我们谆哥儿一天一个样子,看来,还是上学的好!”
说起徐嗣谆这个有自己屋里长大,一天比一天乖巧懂事的孙子,太夫人的脸上全是吟吟笑意:“人从书里乖嘛!”
“可不是。”三夫人顺着太夫人的话道:“从前在家里还不觉得。反正大家都一样。可自从到了山阳以后才知道,这读过书和没读过书的就是两码事。也不怪我爹爹一直念念不忘就是能黄榜提名做个进士。”她说着,把话题转到了徐嗣勤的婚事上,“……昨天看着孩子们在场,没跟您仔细说。今天赶了个早来,就是想把这事跟您说说。”
太夫人也一直纳闷这桩婚事──消息来的突然,婚事定的急。
老人家倾了身子,关切地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跟我说说?”
三夫人自然不会像和三爷一样,有什么说什么了。她只说方县令的人品如何端方,三爷又是如何的仰慕。方夫人不放心丈夫,一年前带了儿女到任上照顾方县令的生活起居,自己又是如何偶尔看到方家大小姐,方家大小姐的相貌、学识又是如何的出众,方县令爱若珍宝,结果反把女儿的婚事给耽搁了。方夫人是如何的着急,自己又如何求的亲,最后两家又是如何商定婚事的一一说给了太夫人听。
太夫人听着就捻了手里的沉香木佛珠。
“方县令高堂可还健在?”
这话问得大有讲究。
一般的官宦人家,丈夫在外做官,通常都带小妾在于身边照生活起居,主母在家伺候公婆,教养子女。
方夫人不放心丈夫去了任上,往浅里想,可以说是善妒,往深里想,可以说是不孝。
三夫人听着一怔。
她可不希望长媳以后在太夫人、婶娘面前抬不起头来。忙道:“方大人高堂健在,家里的事,由方大人的那位辞了官的大哥主持。方大人上任的时候,也带了小妾随身服侍。是去年春天,方大人受了风寒后没照顾好,卧病在床好几个月。方夫人这才千里迢迢带了儿女来看方大人。要不是方夫人带了药材从江南赶过来照顾,方大人差点辞官回乡了!”
太夫人听脸色大霁,笑道:“这样看来,这方夫人倒是个遇事有主见的。”
“可不是!”三夫人松了口气,笑道,“要不然,这婚事也不会定得这样急了──方夫人说,如今方大人已大好。她也可以安心回湖州,一心一意侍侯公婆。嫁了大小姐就要回湖州操办二小姐的事了。”
“就是那个成都知府的长子?”太夫人笑道。
“是啊!”三夫人笑盈盈地点头,“方家的二小姐许配给了成都知府的长子。”她觉得方亲家那边都是进士,又都做着官,很有面子,满脸红光,“那成都知府不仅和方县令是同科,还是同乡。四年前就下了小定。要不是方夫人想先嫁长女,方家二小姐早就嫁了。”
“方夫人怎么这么急?”太夫人笑道,“方家二小姐比大小姐小两岁,那今年也只有十四,还没及笄呢”说着,“噫”道:“不知道那成都知府的长子有多大了?”
“今年十六岁!”三夫人笑道,“说起来年龄相差也不大。只是知府夫人想让点把媳妇娶进门,儿子也有个知冷知热的。媒人三天两头的来说,加之大小姐的婚事又定了下来,方夫人有些架不住了,只有答应了。不过,方夫人也说了,说是回去就操办二小姐的婚事,这一来一往的,没有个三、两年的功夫也办不成!”
“她们江南的规矩大!”太夫人说着,笑着望了十一娘,“有十里红妆的讲究。一家比一家场面大。嫁一个闺女,能把家里给嫁穷了。”话题就转到了各家的嫁婚排场上去了。
十一娘惦记着谨哥儿,想找个机会告辞,偏偏太夫人谈兴正浓,不时和她搭上两句,她只好坐陪。
期间三夫人提到请谁做媒人好,太夫人不待她话说话就推荐了黄三奶奶。三夫人想了想,黄三奶奶是永昌侯世子夫人,她去提亲,也不算辱没了儿子。而且黄三奶奶是有名的泼辣,比十一娘更投她的性子。等太夫人说到时候请徐令宜做媒人的时候,三夫人已经想通了。笑盈盈地应了,又千恩万谢地给太夫人行礼,讨了太夫人的欢喜,然后起身:“……既然是请了黄三奶奶去说媒,这媒人礼可不能缺。我这就去准备。下午就去趟永昌侯府。”
太夫人笑着点头,待三夫人走后,让杜妈妈去永昌侯府带人信。留了十一娘说话。
“我瞧着这件事只怕是有蹊跷。”太夫人遣了屋里服侍的,悄声道,“你想想,成都知府既然和方县令即是同科又是同乡,长子、长女的岁数相当,为何成都知府求娶二小姐而不是大小姐?还有方夫人,去年春天方县令生病时才带着子女到的方县令的任上,那位大小姐一直养在老家,老三媳妇又是个只知道看热闹的,到底怎样……”说着,眉头锁了起来,“勤哥儿毕竟是长孙,他这里要是出了纰漏,以后谆哥儿的媳妇进了门只怕有为难的时候。”
这些都是猜测。
他们连人都没有见到,现在说这些,也早了些。
何况婚事已经定下了来,难道还退不成?
那对女孩子的伤害有多大啊!
“千里姻缘一线牵。”十一娘笑道,“这姻缘成不成,还要看八字合不合。说不定方家大小姐和成都知府的长公子的八字不合呢?要不然,这一个愁嫁,一个愁娶,不早不晚,就这么巧地碰到了一起。说不定这就是方家大小姐和我们勤哥儿的缘分呢!”
太夫人半晌没有做声,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
十一娘只好劝太夫人:“嫁到我们家,就是我们家的人。您见多识广,她要是有什么不对的,你时时提醒就是了。想当初,您要是不点拔我,我哪有今天!”
一席话说的太夫人笑了起来。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十一娘抿了嘴笑。
巳正,黄三奶奶来了。
她先去给太夫人请了安,欣然接受了说媒的事,然后越过三夫人,直接到了十一娘屋里。
谨哥儿吃饱喝足地躺在云丝被里睡得正香,十一娘和顾妈妈一个坐在炕上,一个坐在炕边的锦杌上正给他做针线。
“还以为你明天才来!”十一娘笑着请黄三奶奶到西次间临窗的大炕坐了,调侃道:“都说请媒请媒,姐姐倒好,不请自在。我们三嫂这个媒人可请对了。只是姐姐到时候可别连媒人礼也不要了!”
黄三奶奶是个爽快人,也喜欢开这样的玩笑,觉得这样才叫亲近。
十一娘以为她会辛辣地回自己几句,没想到她听了讪讪然地笑了笑,问起谨哥儿:“……睡着了?还是乳娘抱出去玩了?”语气还有些心不在焉。
“睡着了!”十一娘笑着把小丫鬟奉的茶端到了黄三奶奶的面前,黄三奶奶接过茶盅喝了一口,也没有提出来见见谨哥儿,与平常的机灵大相径庭。
十一娘暗暗称奇。
就看见黄三奶奶深深地吸了口气,沉声道:“侯爷可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