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店的装修本身就走的是古典风, 钱玲甚至都不用再花钱大动,只要稍微买些书架和展示台就行了。
钱玲觉得她以九折的价格把这个位置盘下来,简直赚大发了。
她甚至担心那八十多位股东们会不会觉得是她跟黄婷联手, 故意把咖啡厅开倒了, 好让她赚一笔。
此时, 钱玲非常庆幸自己听从了路菲菲的话, 全过程找了外人看房, 签合同, 可以在最大限度避免出现各种因人而产生的问题。
在租房的时候, 路菲菲就已经帮她敲定了这间房子的作用。
主要功能是展示, 而不是完全指望卖书。
钱玲觉得很可惜:“你说要辟一半出去做讲座和展示?这……”
路菲菲解释:“光卖书肯定不赚钱啊, 你看新华书店开了一家又一家, 它赚钱的主要路径是卖教材和教辅, 还有文具之类的东西。单凭卖书, 它凭什么卖得过当当网和卓越网, 人家直接标价八折, 时不时有对折活动。”
钱玲知道新华书店的盈利模式, 不过, 她对自己的盈利模式也很有自信, 按重量买入,按一本一本的卖出, 肯定是能挣的。
而且,她认为这里的地势真的很好。
前面黄婷她们把咖啡厅开倒,她认真分析过原因,是因为股东太多, 权责不明,还有销售方式太传统, 旁边就有星巴克、COSTA,太平洋、两岸、迪欧……这个八十八人咖啡厅凭什么跟这些本土第一代卖咖啡的地头蛇和国外洋巨头比。
她很真诚地向路菲菲请教为什么这么做,她想要的是渔,而不是只要鱼。
路菲菲问她:“你看过这栋楼的楼上商家的情况了吗?”
“看了,确实不太好,但我听物业说,一开始还是很好的。”
路菲菲点点头:“其实,一开始就有隐患了。”
钱玲听得心头一紧,有隐患?那路菲菲还让自己租?那岂不是往火坑里跳。
她忙追问:“什么隐患?”
“老板只想卖,不想租,但是地下停车位太少,卖给大公司当写字楼,连高管的车都没地方停,别说广大的中层人员了,房屋属性又不能变成住宅。
耗了几年,人民群众对这里的印象就是空楼一座,什么都没有,规划逛街线路的时候,绝对不会往这里看一眼。
后来要出租,楼上的层高不合格,开小店铺,店主都嫌待在里面憋闷的很,顾客更不愿意来了。
现在只有二楼的分赃区还有一家店,不过……那家店也会开不下去的。”
分赃区,就是在2012年团购网站兴起之前的私底下团购行为。
开团的人叫“团长”,在论坛里发贴留言,说想团这个那个,共多少件起团,欢迎大家加入,什么时候截止。
等货到了之后,就约定时间集合取货,俗称“分赃”。
那个时候的人多少有点单纯,无故放鸽子的事情有,但非常少,放一次鸽子,这人连名字和手机号都会被“团长”挂在论坛上反复鞭尸。
现在二楼的分赃区,就是一家2002年诞生在“西祠胡同”上的一个团购版,前年开了这家线下实体店。
现在这家店,是全楼的荣耀!它真的活了两年。
而更靠近客户的一楼,因为房租太贵,前面一直没人租,后面就是黄婷她们来了个“满月——祭”。
路菲菲对钱玲说:“它们能活下来,也不是因为那家店有多吸引人,而是他们有一个人流量巨大的网上路径。等后面团购模式变更,快递价格下降,快递送上门的成本与跑一趟相比差不多的时候,它们也就开不下去了。”
钱玲深以为然,团购模式本来也没什么困难的,而快递,她自己就发快递,普通人单发一件快递要十块八块,她签的月结快递,寄小件,江浙沪之内两块钱一件就能搞定,对方还说要是市内,还可以再便宜一点。
现在一趟公交车都要一块两块了,还要顶风冒雨搭时间。
当初黄婷说要租这间的时候,大家都一致赞同:多好的地势啊,就在本市最繁华的商圈内,旁边有两家成立于民国的百货公司,还有三家豪华商场,还有甲级写字楼、正在建的地铁……
至于为什么以前没人租——贵呗。
那为什么楼上的铺子只活下来一家——自己经营不善呗。
八十多个人都能列出那些铺子的老板如何经营不善,卖衣服的没眼光,挑的衣服都不行;卖零食的没品味,挑的都是没牌子的三无产品;卖电器的都卖的是假货……
仿佛若是自己接手,必能扭转乾坤。
就是没有人想过更多的原因,比如这个看似地势不错的楼为什么连租户都那么少。
不过,她们也不需要考虑更多的原因,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她们自己的论点“倒闭原因是自己经营不善”。
这些事情,钱玲也看到了一些,所以,她完全不看好这个八十八人咖啡厅,只不过,她也惊讶于路菲菲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能力,整栋楼从盖楼老板开始,到验收过程中发生过的故事、物业公司、水电气的使用、曾经出现又光速消失的商家……都在路菲菲心中的某个资料库里装着。
需要的时候,就拿出来,进行综合分析。
钱玲真诚地说了一句:“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不是人脑,是电脑!”
“要做事,就得知道得多一点,总有一些看起来很离谱的事情背后有着很合理的理由。”路菲菲笑笑。
她没有说自己是怎么知道这些消息的……也就是上一世她爱看八卦,连各种业主维权战斗贴都要进tຊ去看看,不小心就知道得太多了。
钱玲只当这是商业机密,也许路菲菲是花了大价钱,请了商业间谍去刺探情况,所以,她没有追问,也不觉得路菲菲从房租中赚了三十多万的差价有什么问题。
那是路菲菲应得的,这些信息比三十万贵多了,让她可以有效的避坑。
路菲菲继续说:“等他们线上线下都不行了,就要倒了。但是你不一样,你可以跟文艺界搭上关系,请各种特别能说的教授来办讲座,就像百家讲坛那种。不过上央视嘛,偶像包袱还是有的,就算他们敢说,可能导播也一剪没了,线下的野生讲座,他们就比较敢说一点。”
讲座多少都带着说话者的私货,路菲菲听过千奇百怪的论调,比如“中国一定会落后于印度,因为印度说英语,更容易从西方先进国家那里获得信息。”
还有某著名公知,当时他的《晓说》播放成绩相当不错,后面就是他一出事,各平台忙着与他切割。
路菲菲建议钱玲不要跟任何政治制度、社会现状的选题沾边,哪怕说秦可卿是废太子的女儿,是被元春举报,所以不得不自杀;贾琏贬王熙凤为妾,把平儿扶成正妻。
这种事情听的人笑笑就算了,起码不会被举报到什么地方,连着整个店都受牵连。
钱玲点点头,她也就是想赚钱,没有什么政治主张与诉求。
基本上,线下店的定位是展览、讲座、人们与书和店产生交流。
第一场活动的计划邀请教授学者来讲讲诗词、讲讲那些文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的。
第一个选题是——怀民亦未寝。
店里有很多个版本的苏轼文集,上面还有以前的文人雅士写的注解。
想要俗的也有,在平价旧书区,有一本旧语文书,书页空白处留着书的小主人的墨宝:苏轼趴在屋顶上,掀了瓦,对着下面的张怀民喊:“张怀民!张怀民!睡你口口,起来嗨!”
此时的教授学者们,除了主业之外有出去赚钱的,比如化学、计算机,文科一般是加入各种协会,比如美术教授跟美术协会搭关系,历史教授给考古队当顾问之类的外快。
有的老师关系没有那么强悍,他们的能力主要是会把故事讲得好玩,以及很会搜集史料。
爱看书的人都有自己的脑洞,也爱吐槽。
史料这种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特别是史家惜墨如金,就写了那么一件事,不会把前期发生了什么,各人的处境都写明白,只写一个结果。
比如二桃杀三士,至今也无人知道,到底是三士太蠢,容易被激,还是因为三士有着不得不死的理由,桃子只不过是一个借口。
史家断笔之处,小说家起笔之初。
要是能讲得好玩,网上的“吟游诗人”们,一定会把讲座故事重复重复再重复地传播出去,再加入强力宣传,效果不会差。
有讲座,就会需要吃点什么喝点什么,黄婷留下的那台几千块钱的高档商用咖啡机会为它能继续工作而开心的。
路菲菲指着咖啡机,笑着说:“要是想让它累死,还能再搞点文创类的杯套,或者品咖啡大会。”
总之,这里卖的不是二手旧书,而是一种氛围,是一种文化传承。
格调这么一拔高,一升华,价格也就能跟着升一升。
邀请各位专家教授的工作,钱玲很担心自己搞不定,她的公司名字说出去不好听,现在叫物资再生回收,她跟家里亲戚说,亲戚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哦,收破烂的啊,哎,你好好的大学毕业生,怎么捡破烂去了呢?”
她担心直接以自己公司的名字去请专家教授,人家连理都不愿意理。
还是路菲菲公司的名头好,文化传播,听着就很有文化,而且还传播。
路菲菲觉得钱玲实在是自己给自己背上了太重的包袱,只要出场费给到位,管你是物资回收还是肉摊题词呢。
再说了,真特别有风骨的文人,也不会因为公司的名字听起来像捡破烂的,就拒绝一场知识的分享。
不过,钱玲自己就是过不了这个坎,非得请路菲菲帮忙邀请,争取一次搞定,避免碰壁,后面就被动了。
以路菲菲公司之名邀请对方来开讲座,劳务费自然也从路菲菲公司的账上走,还有各种对接活动。
路菲菲本人倒是觉得无所谓,能跟文化界的人多接触接触,建立良好关系,也是一件好事。
各位专家教授们的时间要看课表、还有后面学校的工作安排等等,不能马上敲定时间,有平时没事,时间可以马上定的教授,他们也得过段时间才能报提案,确定他们要在讲座上讲什么内容,还有讲座的大纲。
虽然说是讲历史和文学,不过,历史和文学总是跟政治环境脱不开的,路菲菲要确定他们不会满嘴跑火车,提到政治红线。
路菲菲甚至给讲座安排了应急措施,如果发现演讲者说了不该说的东西,后台工作人员应该先断麦,再出来解释,然后马上拿出备用方案。
要是让人随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也别叫书店,也别卖咖啡了,就卖啤酒酸菜大肘子,改名叫“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
路菲菲对于讲座的建议是:不要白白浪费了讲座。
按她的计划,每次讲座都要调整一次书架的摆放,摆着与讲座高度相关的东西。
比如讲唐朝边塞诗,那必然有敦煌、西域、大漠、骆铃……
除了诗集之外,还能放以前的全国地图册、西域三十六国相关的历史、旅游风景介绍,咖啡角推出对应的特调咖啡,讲座限定版,手做一点小周边摆在旁边,小周边的成本不会超过两块钱,一杯咖啡卖二十二三块钱,肯定是能卖掉的。
还有一个讲路易十四、法国艺术的讲座,路菲菲做中间人,拉了凯瑟琳谈了一拨合作,用硬纸做成杯套,外形仿了她店里的凡尔赛宫同款高档瓷杯。
本来凯瑟琳有些犹豫,因为高档品,忽然有硬纸仿,会不会觉得真品也掉价了?
路菲菲让她放心:“不会的,硬纸跟真品差太多了,而且很快就会坏掉。跟用奢侈品的纸袋子差不多,只会让人对真品更好奇。你开店的目标不就是让更多懂得欣赏的人知道吗?而且,也方便帮你在讲座里植入广告。”
“广告?那会不会有点突然?”凯瑟琳心中跳出的是电视剧放到一半,突然冒出的“防不胜防”,电视剧突然这样没有问题,但是讲座这么干,有点奇怪了。
路菲菲笑道:“不用那么硬。凡尔赛宫里最多的就是宴席与沙龙,提到太阳王使用的餐具的时候,让观众注意一下今天书店咖啡的杯套形状。
杯套上印着你们品牌的名字,觉得好看,想深入研究的人自然会去找,然后就找到你们店了。
广告来源是一场文学艺术讲座,比在电视剧里突然插入的广告给人的观感更好,这样,你们的品牌从一开始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文艺’’’奢华’’有艺术气息’,这样对在普通人心中树立品牌形象也有好处。”
凯瑟琳最担心的其实就是品牌的格调被拉下来了,在没听路菲菲详细解说之前,她心中闪过的样子就是星巴克的纸杯。
就算星巴克在中国是白领装逼利器,但本质上,它就是一个连锁咖啡店,在她的眼里,甚至可以称之为粗鄙的连锁咖啡店,在里面的人都是连最应该悠闲的咖啡时间都不得自由,必须拿着笔记本电脑在里面忙工作的可怜人。
所以路菲菲刚提出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是:哦,不……
现在听下来,她又觉得可以了。
奢侈品得让普通人稍微了解一点,又了解得不够多,只觉得神秘莫测,异常高深,这样才能让买到的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就好像小说里的男主必然开着豪车来接女主,让女主身边的人连连惊叹,说女主傍上了有钱人。
要是女主身边的人都认不出那车是啥,再来一个没什么情商的,把宝马MINI认成三万一台的奇瑞,那就没意思了。
要是剧情到此为止,读者高低得给个差评。一定得站tຊ出来一个识货的,打脸了有眼不识泰山的人。
国情所限,国内特别特别有钱的人也不过是这二三十年才富起来的,有钱到真·淡泊一切的人不多,别说国内了,国外那些父母乍富的二代们,一样热爱炫富。
凯瑟琳现在的主要客户,都是比new money要稍微old一点的阶层,他们处于看不起全身挂满大牌LOGO,但又希望别人会夸自己有品味,能看出自己手里身上是贵东西的状态。
路菲菲很能理解这种心态,与她合作,一起给凯瑟琳做广告的那家国际4A广告公司的对接妹妹,就跟路菲菲说过,她不是一毕业就进了这家公司,她之前在另一个大型国企,大家都对时尚毫无感觉,一件衣服连穿五天都不会有人说什么。她家条件不错,她也喜欢买好看的衣服,于是,她辞职了,现在在广告公司待得非常舒服,因为同事们都能一眼看出她的某双鞋是品牌在XX年的春季款。
这让她工作起来感觉非常舒服,每天起床上班,好看衣服鞋子换着来,加班都全身都是劲。
路菲菲与凯瑟琳签定了联名协议,由凯瑟琳挑选最具代表性的太阳王时期风格的杯子做成杯套。
路菲菲一时找不到讲路易十四时期故事的教授,这不是问题,那会儿是花哨的巴洛克艺术的极盛时期,段风来加个班是没有问题的。
段风的表情僵硬:“我?”
“怎么?你对巴洛克不熟?”
“不喜欢,我喜欢洛可可,比巴洛克可爱!”段风的个人风格里能看出他确实更喜欢活泼精致的风格。
路菲菲:“喜欢洛可可跟讲巴洛克又不冲突,再说,这讲座给你钱的,你就不能看在钱的份上,稍微勉强一下?”
段风:“我实在不喜欢那种跟神权王权扯在一起的艺术,我爸喜欢,要不我帮你问问他?”
“你爸……我请不起。”开玩笑,美术协会会长,多少人求他一幅画都难,找他开讲座的都是正经的大学,在大礼堂里,坐满着渴求知识的大学生。
在这种商业场所,喝着咖啡,来去自由。
路菲菲从口袋里摸出一个一元硬币:“我很穷,只有一块钱。”
“你这就没意思了哦!难道对我也这样吗!在你心里,我就值一块钱!你的口袋里明明还有五毛钱!刚才卖雪糕的人找给你的。”
路菲菲从口袋掏出五毛硬币:“一块五,你爸会理我?”
“不会!”
“那不就是了。”
“不给钱是可以的。”
段风痛快地出卖了老爸,他告诉路菲菲:老段同志现在不是特别缺钱,不过人老了嘛,还是喜欢有人捧的。
现在捧他的人不少,不过他就跟邹忌一样清醒,知道身边捧他的这些人都有着这样那样的目的。
老段同志真诚地希望,别人单纯的因为他的才华欣赏他。
不止是老段同志,还有很多中老年男人都这样,所以才会有经典名言:“她很单纯,她不是为了钱,就是因为跟我聊得来,才会死心塌地跟我在一起。”
总之,就是要给足老段同志面子,让他觉得他说话有人听,重要的是要表现出发自内心的爱听,那种一听就是掐着节奏鼓掌的掌声是他看不上的。
“……比要钱还麻烦。”还得照顾老会长的自尊心。
路菲菲想了想:“那你爸上次在西安美院开的讲座是什么风格啊?是特别一本正经,特别严肃的那种吗?”
要是像教科书那样的话,人家也不爱听啊。
路菲菲会想到让段风上,是因为段风时不时还能说点八卦,吐吐槽,还是很有乐子的。
“不算很正经吧,听说来得人很多。”
路菲菲:“如果规定听讲座给学分的话,那来得人肯定多啊。”
段风:“应该不是,那种讲座签完到之后,要是讲得无趣,起码走一半人。我爸说那个时候,人是越来越多的,最后来的人比签到本上的名字多。”
“嗯……”
现在有两种可能:吹牛;真的。
路菲菲去段风家几次,见老段都是说业务上的事,从来没有字面意义上的闲聊过,看不出他把严肃的历史讲成段子的能力。
钱玲希望讲座受人欢迎,嘉宾别太贵。
老段可以免费讲,希望大家是真诚地喜欢听他说。
这两人的需求属于“颗粒度对齐”了。
本着对双方负责的态度,路菲菲决定去段风家跟老段同志聊聊,算是偷偷面个试。
段风:“你每次去我家,不是找我妈,就是找我爸!从来都不找我。”
路菲菲笑嘻嘻:“你一直在我心里,干嘛要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