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节虽起秋风, 却仍旧暑热。仇九晋走到云氏房中,脸上干透,身上半润。
云氏在榻上懒懒半倚, 通体雍容葳蕤,有一下没一下摇着扇。那风像扇去她一半的魂魄, 另一半就显得格外漫不经心, “你坐,我有事情问你。”
这厢坐了,她才望见仇九晋身上的水渍,心里猜到他挨了他老子的叱责,却不提起。在这醉生梦死的大世界, 一点点刀痕箭瘢实在不值一提。
值得提的,是脸面上的事, “听见说玉台进门这些日,你还不曾往她屋里住过一回?新婚的夫妻, 你把她晾着,算怎么回事?我晓得你瞧不上她,可她好歹也是江宁县官的女儿, 咱们多少要顾着点, 彼此面上要好看才好。”
仇九晋掣掣湿润的袖口, 拉平那些藏污纳垢的皱褶, 不以为意地笑了下,“这些日忙父亲的事,不得空, 忙完就往屋里去。”
三两个丫头退出屏风后头, 云氏适才轻端起身子, “我还听见, 那丫头不在你外头买的房子里住了?又要弄个人叫什么‘软玉’的进来?”
“那丫头”说的是箫娘,仇九晋很反感她这个称呼,挑着眉梢,似有些淡淡挑衅之意,“母亲不是说,等我成了婚,要买多少人随我?”
其实他对软玉,实在谈不上喜欢,也着实没有必要领她进门。可她更像是一根刺,他随手拈起,用来刺一刺这锦绣一样的日子。
云氏一霎领会,重又歪回去笑着,“随你,只是不要冷了正头夫人,到底不好看,传出去外头也要笑话。听见丫头讲,新媳妇每日在屋里生气,挂着个脸,处处都不顺心。既娶进来,就好好的,不要弄得个鸡飞狗跳人仰马翻的,大家安宁点才好。”
那把金镶边的宝蓝绢扇在她手中缓缓起落,像把沉重发闷的一片天轻巧就扬抬,又问:“箫娘那丫头怎的又不跟你了?”
仇九晋噙着个笑,却有些发苦,把扶手上的云纹角牙攥着搓一搓,“儿子有什么好?做什么非得跟着我?”
话音落了,眼里那一点星辉也跟着落了。
云氏提起细得似把弯刃的眉,“哟,那丫头还想找龙子王孙不成?出去这几年,别的没出息,那对眼珠子倒是提到头上去了?”
“她跟我您不喜欢,不跟我您也有气生?”仇九晋埋头又一笑,想到箫娘,被浇湿的胸怀里,似乎还萦着柔情,连说话,都显着几分颓废的温存,“她有她的日子要过,总不能给我做一辈子外宅,名不正言不顺的。不如放她往别处去谋个好前程,方不枉我们从前,那一段……”
没吐出那个字,是“情”,几如他眼底的泪,不敢落。生怕掉出来,叫这一家子麻木的阴魂嘲讽。他那一丝至纯至真的热爱,再经不住任何奚落。
他起身要走,走出两步,听见云氏在背后嗤嗤发笑。转回背,云氏渐渐把笑沉在唇角,显得朱唇既艳丽,又尖锐,“九儿,等你到你爹那个年岁上头,就会懂得,这世间钱财要紧、权势要紧、看得见摸得着的最要紧,只有那点虚飘飘的心不要紧。”
她的扇柄隔得老远地把仇九晋的胸怀指着,像把刀子,要温柔地插进他胸膛里,把他的心剜出来。
仇九晋有些麻木的刺痛,此刻看她,怎么瞧怎么像具艳丽的活尸。他知道,他的灵魂也在慢慢被风干,终于有那么一天,也成为他父亲母亲这样枯萎的躯壳,成为南京那一座锦绣繁荣却空空如也的旧皇城。
然后那些鲜活的记忆就朝他奔袭回来——箫娘与他,笑得那么开怀,搂着抱着,从未受风蚀。他很怕到时候,真像云氏说的,他连那些最值得缅怀的,都懒得再提起。
所以如今,趁自己还没腐烂得彻底,他回屋叫来华筵吩咐,“听松园我的书房里,有几口上锁的箱子,里头是一点值钱的东西,趁着那边在遣散人,你使人抬到席家去,送给箫娘。”
仇家虽有钱,可却大不由公子哥们使唤。华筵有些犹豫,紧着劝,“爷,那些可值几百两银子呢。”
仇九晋椅上仰着头,看那看不穿的屋顶,沉重地压着他。他无力挣扎,便讽刺地笑了下,“咱们家缺银子使吗?咱们家……”他仰头笑着,像个末路狂徒,把唇角猖狂而绝望地舔一舔,“最不缺的,不就是银子么?”
华筵只好领命去,还没出门,又被他叫回来。他在椅上垂首想了半日,“没什么,替我捎句话给她吧。”
那些话却如风吹,把他所有希冀都吹散了。
华筵走出去,廊下回顾。这屋子是仇九晋为避辛玉台新收拾出来住的,光不大好,仅有一束光掠过他青峰危崖的鼻梁,只落在他怀中,四肢都被幽暗撕扯着。
关于他与俗世的博弈,仿佛因为失去箫娘,不得不认了输。
而辛玉台与命运的博弈,似乎才刚刚开始。她嫁为新妇,丈夫却不是在外头忙,就是归家躲在那间溺了气的屋子里,终日难见他一面。气叠气的,终忍不住暴跳起来。
偏箫娘离了听松园的消息还未吹到她这里来,便带着一干丫头婆子按到那边,却见人去楼空,各处都在忙着打点收拾。
使了管家媳妇来问才晓得,扑了个空,箫娘早离了这里,如今新钻出来个软玉,要搬进府里头,与她争高低!
不听还罢,一听玉台恶从心气,摁到正屋里,把那软玉上上下下打量个通透,装得个好模样,“新妹妹生得天仙似的,难怪爷要领回家去,这外头放着,别说他不放心,就是我也不放心。”
软玉拜了又拜,忙请茶招呼,“我是哪个名分的人,哪里敢劳动奶奶大驾来接?原是这里打点好了,下晌就要进府里拜见老爷太太奶奶叔伯兄弟的。”
“先前听说这宅子是为另一个媳妇买的,怎的我方才进门,又听见说她走了?”
屋里围了一堆仆妇七嘴八舌说不清楚,软玉将绢子一挥,落到对榻,颇有些主子奶奶的派头,“奶奶不晓得,那位奶奶是个流水桃花,再不肯安定一日。咱们爷买了这处宅子给她住着,她还不足惜,前几日收拾东西,像是投奔亲戚去了。”
玉台满腹愤懑空了主,眼一转,全转嫁到眼跟前这个娇面目娇艳的下/贱/货身上,“这是什么话?她既是爷的人,岂能随她来去?”
“奶奶还有一桩事不晓得呢,她虽说跟了爷,可身契不在爷手上,在她自己手里握着呢。”
闻言,玉台拂拂裙,意有所指,“没规矩,幸得去了,否则这样的人,进了家门,说出去叫人笑话。我瞧妹妹倒是十分懂事伶俐,断不是那没规矩的人。”
“奶奶只管放一百个心,我虽是做丫头的,可大家规矩,我晓得。侍奉老爷太太,就是侍奉奶奶,也断不会有一点错。”
两个人皆非善类,句句绵里藏针,口蜜腹剑。官家媳妇只怕出事,到门上寻华筵,“哥儿去告诉爷一声,不防打起来怎么好?”
不想华筵并不理会,老远朝园中眺目,“随她们闹去,爷才懒得管这些事。来来来,你们往外抬,跟着我走……”
说话招呼着七八个小厮,抬着四口大箱柜,从旧花巷踅至秦淮河,穿岸过街,走到席家来。
进门张望片刻,不见席泠,只有箫娘在厨房收拾锅灶。华筵招呼人将箱柜摆在院中,走到灶前与箫娘调侃,“真是摸不透姐姐的性子,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往这穷地里钻。”
箫娘揩着手绕出来,穿着莺色的掩襟短褂子,扎着薄薄的妃色百迭裙,绿依依柳色轻柔,似一朵荷香娇软。
这厢乜他一眼,围着几口箱子慢踱,“你个狗崽子懂什么?抬这些东西来做甚?”
“爷叫抬来给你的。”华筵缸里舀了瓢水,喝得下巴淋漓,他横袖一揩,使人将箱子揭了。里头尽是写好料子好衣裳,又有一箱金银家伙,瞧得箫娘两眼比金子还亮。
华筵便走来笑,“爷说得不错,姐姐瞧见这些东西,就跟瞧见再生父母似的,恨不得俯首贴地跪拜。”他把双手剪在背后,仰起腰,“爷说,他从前不给姐姐现银子使,是他不好,他怕你浑身染上铜臭味,就俗了。”
箫娘翻了个白眼,“你们爷就是书读多了,脑子酸得很。还说什么了?”
“爷还讲,他想明白了,既在人世,就难免俗,叫姐姐把这些家伙收着,甭管往后跟了谁,身上有钱,就有底,不能叫人欺负了。”
箫娘抿着淡淡笑,落坐在石桌旁,“这话还算中听。”
华筵抬手摘了片杏叶,状若无意地敛了一半笑,“他还说:‘箫娘,请你也珍重万千。’”
她点点下颌,旧年终成烟云,从她嘴里叹出来,就散了,“我是那会委屈自家的人?替我多谢他。”
那些箱笼收进西厢,箫娘还不放心,预备往街上铁匠铺子里买了几把锁,将它锁上。
出门正撞见晴芳,眼滴溜溜在箫娘身上滚一圈,乍喜间,蹦出门槛把她两个胳膊挽着,“我听说你搬回来了?我的好人,外头到底不如家里踏实!我前几日随汉子回乡下给他爹娘上坟去了,不然早来寻你说话的。”
箫娘皱这鼻子嗔她,“怪道我回来这几日,却不见你。”
晴芳仰着头笑笑,“你还是省事的,表姑娘如今进了仇家的门,往后还不得寻着法整你?还是回来了好。你要出门去?”
“铁匠那里买几把锁。”
“你去,晚夕咱们再说话。”
箫娘与她辞了,买锁回程,走到那逼仄巷内,又撞见席泠由街那头踅到巷口,正与郑班头相辞,像是才由衙门转家来。
她就停在一线天的巷内等着,远远蹦起来朝他挥手,“我儿、我儿、我儿……”喊半日,席泠头也未抬,她恼了,将脚跳一跳,“席泠!”
席泠总算舍得睇她一眼,走近了,因问:“你出街来做什么?”
箫娘挨在身边,裙似狂风拂莲,荡得激烈,“我告诉你桩好事情,仇九晋,不枉我跟他那几年,这小子,我没看错他,有良心!方才他使小厮抬了好些动西往家来给我,那些料子典了,几年不愁吃喝,还有好些金银家伙,你老娘真发财了!”
斜斜一线阳光落在席泠眼上,别的果子都在金黄烂熟,甜得起蜜,他的心却似在倒着长,有些反酸。
碰巧箫娘说得高兴,手舞足蹈,好几把锁头带着钥匙在他眼前稀里哗啦乱颤。他气打脚底倏地蹿起来,陡然擒住她的手腕,将她摁贴在谁家院墙,盯着她水汪汪的眼。
箫娘一颗心猛地跳在绿荫松巷内,险些蹦到嗓子里。她甚至怀疑,这躁动的心呀,恐怕天下人都听觑了……
四下里瞧瞧,长巷又无人。她回眱席泠的眼,像两团细雨蒙蒙的雾,有些冷,也有些汹涌的缠绵。
她一只手举贴在脑袋旁,脉搏被他扼住,跳停了。她以为他终于忍不住要“袭击”她,胸口愈发扑通扑通地欢快,腮逐渐浮来一片云霞,缓缓阖上了眼,磨人地等待。
巷内清风沁人心脾,驱散席泠心内的结郁。他松开手,嗓声音有些沉沉的慵意,“不要拿着锁晃来晃去,打着人。”
箫娘噌地睁开眼,看见他凑的近近的、调侃的笑,“闭眼做什么?”
晕头转向间,她真恨自己险些着了他的道,狠推他一把,“我以为你要打我!”旋即气冲冲旋裙走了。
走到木板桥上,真是越想越臊得慌,恨不得一头扎进溪里淹死了算!偏偏席泠在后慢悠悠走来,剪着条胳膊,“我什么时候打过你?”
箫娘剜他一眼,“我哪天要是死了,就是给你怄死的!”
“是么?”席泠意态悠闲,蹒着步走近,“我怄你什么了?你倒是说说来我听听。”
“说你老娘!”箫娘愤然而去。
席泠在后望她的背影,心里忽生得意。箫娘太会打算盘了,连爱也要计较几番进退。可爱这个东西,偏偏最计较不得。他已经决定把命也给她了,要是她再衡量进退,两个人怎么在这残酷世间闯下去?
因此,他要她自投罗网,还要她俯首贴地,要她心甘情愿地奉献自己,他要她彻头彻尾完全无保留不算计的爱。
刚好,他也耗得起。
又耗几个日夜,箫娘那算盘丝毫未拨乱,想起这条巷仍旧羞悔难当。买菜走过这里,那谁家院墙上仍旧苔痕斑斓,碎光摇影,挹动着箫娘臊脸臊皮的记忆。
她巴不得忘了这事,埋头快走,不防撞到谁身上,两个人皆捂着脑门退了一步。抬头一瞧,却是徐姑子,揉着额头直痛呼,“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去你娘不长……哟,是你!”
“哎唷,你个浑姑子,还要骂人不成?”箫娘倏地发笑,丢下手去拉她,“大晌午的,你往哪里去?”
姑子跺跺脚,“往哪里?还不是寻你来!我寻到听松园,看门的人说那园子散了,你早走了。我想你外头又没个依靠,八成是回了席家,就找来了嘛。”
两个人相挽着归家,徐姑子将院内打量一番,见树墙绿荫,清幽满檐,点了点头笑。箫娘将她请坐在石桌上坐,瀹茶拿点心款待。
徐姑子呷口茶,将手上念珠搁在案上,“放着好好的大宅子不住,又跑回这里做什么?是仇大官人赶你出来了?还是他新娶的奶奶容不下你?”
“你的耳报神倒快。”箫娘拂裙落座,捧着茶嗔她,“她长了几个脑袋几只手,我会怕她?我思虑着给人做外宅,终归不是个长法,就回来了嘛。”
“这倒是真,不清不楚的外头住着,又没个名分,也不好看。”话音甫落,姑子猛地拍膝,“瞧我说这些做什么。我给你报喜来,上回说的定安侯府姑娘请你的事情,这几日又托了我一声。说是中秋,叫你节后做些巾子去,她那头好散人情,家中忙,腾不出手脚来。”
箫娘暗忖须臾,攒起眉黛,“这侯门千金,还真把这事当个事情哈?我打量着她不过是客气客气,还真要请我?”
“姑娘的意思呢,是说她才回南京,不认得几个朋友,请你去陪她说说话。”
箫娘好笑,“我倒忽然成个香饽饽了……”
“管他这些,有好你不去?”
“去、去!”
没曾想这头的好还未赶上,那头的好又来了。
这日午晌,席泠衙门归家,何盏也跟着进门,往石案上搁了两个大锭,少说一个十两。
箫娘正捻线为侯门做活计,蓦地叫银子闪得眉开眼笑,“哟,小官人这是做什么?要买我们泠哥儿去做书童么?他不值的呀,五两就够了。”
何盏还未落座,先仰天大笑,把席泠拍拍,“碎云遇着个利喙,更是吃哑巴亏!伯娘,我可买不起他,这一锭,是我给您的谢媒钱。”
登时把箫娘喜得无可不可,挥着手打客套,“成人之美的好事情,哪里敢要小官人谢?你们郎才女貌,又是邻居,这是天赐的姻缘,我不过是从中牵个线嚜。”
何盏拂袍坐下,把银子往她那头推,“伯娘不要与我客气。再这十两,请伯娘做些好的汗巾子,请了媒妁,就要过去走动定日子了,礼数一样不能少,伯娘多费心。”
箫娘应不迭,起身去瀹茶,留他二人说话。席泠说了两句恭喜,把眼朝东墙上望一望,“如今你与他家做了亲,倘或届时查出来贪墨之事与他家有牵连,你当怎么处?”
“该怎么处怎么处,法不容情。”说着,何盏又摆摆手,“还早呢,还说不到这上头,也不是真就断定与陶知行有牵连。收税了,施行新法,江南是赋税重地,巡抚还要先在苏州呆着,等那里的税银收上来了,明年开春才往南京来。”
说到收税,如今何盏应天府户科当差,管着这档事,便过问席泠,“上元县收得如何?”
“早一月我就令人普行新法,倒是都缴纳的银两,只是又说要加征的火耗①,百姓一时还算不明白这个帐,有些抵触,只怕年关底下才能收拢完。”
何盏拂拂袖口,无奈点头,“可以谅解,慢慢来,这刚刚改制,百姓有些弄不清,也情有可原。我先去了,今日要随父亲各家走人情。”说罢起来拱手,朝厨房里嚷一声,“伯娘别忙了,我走了。”
“就走拉?坐会嘛。”
箫娘出来送,把一盅茶搁在席泠跟前,“提起走节下走人情,你如今做着县丞,不大不小也是个官了,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倒罢了,柏通判家、衙门里几位同僚家总要去走走,你说是不是?”
院内枝叶簌簌,箫娘拿把扇打着,却是普通的素面纱扇。席泠拿过来翻在手上瞧,随口答话,“你应了那么多活计在家,哪里得闲?外头街市上买些鸡鸭鱼肉送去得了。柏家节后再去,少不得要叫马车亲自走一趟。这扇子,新买一柄吧,如今咱们不缺家这个钱。”
说到“咱们家”,把箫娘心内说得暖洋洋的,像阳光照进骨头缝里去。她媚眼横睃,无知无觉地把身子挨近,“那仇家……可就我去了啊,我认得他家奶奶嘛。”
她打定主意要挑他心里的刺。可惜席泠一眼将她惺惺作态的心思看穿,漫不经意地点点下颌,“你要去就去,正好我懒得同他家打交道。”
比起这点沉山逝水的过往,他更在意此刻她的肩头软乎乎地磨蹭着他的臂膀,把秋高气爽一霎蹭得炙热。
箫娘只以为他是吃醋了,一时心上快活,红晕两颊,扇遮朱唇,贼兮兮地又挨近两寸,“你为什么懒得同他家打交道啊?仇九晋可是你的顶头长官呢。未必是为我和他的事情?倒犯不着,外头多数不知情,都当我那些日子是住到亲戚家去了。”
那一缕茉莉花头油香,直扑席泠鼻翼,他嗅得心旷神怡,把眼皮轻垂,盯着她的卷密的睫毛,吹了口气,“说话就说话,做什么挨这样近?仔细外人看见,要笑话。”
箫娘噌地仰起脸,直勾勾地瞧他唇角噙笑,瞳孔定定地溢彩,说着世俗的话,可那满脸又都是不在乎世俗的神色。
她恍然大悟,他不是不识风情,也不是深情难鸣,是与她怀着同样的心思,在同她斗法。
既然如此,箫娘就不急了,端回柳腰,洋洋打扇,“我怕你耳朵不好使,贴得近些罢了。”
说着,她把眼梢轻吊,暗含讥锋,“嗳,你这个人,成日念着圣贤书,怎么脑子这么龌龊,就挨近你一点,你也要往那勾当里去想。自家不正经,倒要说外人笑话。”
席泠吃了一瘪,把眼皮虚剪起来睨着她,“你还真是一点亏也不肯吃。”像是说眼前你来我往的话机,又像是说别的什么。
总之,不论指什么,都说对了,箫娘骨碌碌转动眼,“是了,俗话讲吃一堑长一智,你老娘做了半辈子赔本的买卖,可算长了不少本事。”
她那把纤腰轻盈地提起,阳光软绵绵地落在她脸颈的皮肤上,照得晶莹剔透,像落在了林木遮掩的隐秘的流水,门外的溪正好潺潺远逝,淅淅沥沥,沁人心脾。
席泠把她从头观摩到尾,发现她光洁而荏弱的脚踝,大约是怕热,她仗着裙子遮掩,偷了个懒,没穿罗袜。
箫娘察觉他的目光,警惕地把脸扭过来,轻挑眼梢“你在瞧什么?”
“你说呢?”他佻达地笑笑,时间故意俄延得足够她发一些千回百转的联想,才十分正经地说:“看这树荫,你瞧,没遮住你,你不是怕晒?”
箫娘还在暗暗琢磨这话里的真假,他已拔座起来,经过她身后,把一两条胳膊撑在她左右,将一个没头没脑胡思乱想的女人围困起来,“别瞎琢磨,没别的意思。”
她做贼心虚地把背挺直,理智仍然很顽强,“你哪只眼见我琢磨哪样了?可见是你自家不怀好意!”
但身离他的胸膛就那么短寸的距离,甚至能感受他怀抱的温度。她不由得期待这是个拥抱,心正异动,他却迟迟不贴近,只把脸悬在她腮畔,吐息微热,带着一点点旖旎,“你在这里好好计较,我得进屋睡个午觉。”
箫娘那片腮就似被茶烟熏了一下,润润的,有些发痒发烫。她抬着手背蹭一蹭,咬碎银牙,对着他那清冽的背影跺了跺脚。
只等入夜,谁家玉笛横秋,纱窗人静。她擎着灯,把耳朵贴在墙上,听那头细微的动静。
窗外的月日益满起来,箫娘一抬头,看见那如水清澈的月光,忽然照得她羞愧不已。慌忙捉裙躲回床上,把头掩在被子里,挡住那堵隔海的墙。
可又在黑暗中赌气地想,倘或席泠肯先“服软”一下,日子就能更圆满了。
————————
①火耗:原指碎银融化重铸为银锭时产生的折耗。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后,把百姓交的碎银融化重铸为整锭上交国库,中间所产生的消耗,由百姓承担,因此加征的这部分银两称为“火耗”。
征收的“火耗”大于实际火耗,其中差额归了官员,形成贪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