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六百八十八章 科学的大门打开了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键盘战斗家 3824 2024-04-15 10:29:50

京城国子监。

自从董德章升任祭酒以来,尊重学者,大肆招揽名人,连马蓬瀛女士也从北平国子监挖了回来。马蓬瀛夫人与家人返回了京城居住,并且在京城国子监授予博士。

博士主要是研究自己的学问,教课为辅,教谕才是主要负责授课的,两者分工不同。

天文学的大家,马蓬瀛夫人的名声自然名声远扬,拜在她门下的弟子并不少,除了一部分离开了国子监外,多数跟随马蓬瀛夫人继续做研究。

国子监地位高,俸禄也高,很少人舍得离开,除非有更好的去处。

天文台上的天文望远镜,马蓬瀛夫人的弟子戴国伟,追踪天文已经好几年,并且因为其恩师的名头,得到了不少的资助,不光去过西部七省,也去过渤尼都司,还去过奴儿干极北之地。

赤道的发现,已经重新定量各地经纬是北平国子监的成就,京城国子监自然不甘落后。

技术报,技术司以及科学大会等密集的交流方式,综合别人的研究成果,戴国伟在导师的帮助下,发表了一篇论文。

“余观天象,测日月之行,深悟天地之大道。行星之行,皆有一定之规律,此规律乃天道之秘诀,非人力所能创。余曰开天文三法则。此法则揭示行星绕日之轨迹半径、运转周期与所掠面积与时辰成比例。无论星体大小、远近如何,皆遵循此律。此乃天地之大道,日月之纲纪也。”

“自梳理此法则后,吾窥探天地之奥秘,尽可预知星辰之运行。此乃吾之骄傲,亦应为天下所瞻仰。愿吾同胞皆能领悟此法则之真谛,共赏天地之美。”

新一代的年轻人,没有老一辈的低调,学校宽松的气氛下,新的学者们显得要张扬一些。

戴国伟的论文发布之后,很快引起了轰动。

有不少的学者表示赞叹,认为张三的发现为天文学带来了巨大的贡献,也有人认为戴国伟太自大,说话的语气要收敛一些。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无法反驳戴国伟创造的三大法则,根据他的发明,人们竟然真的可以预测天文轨迹,这项从成果终于越来越被学者们重视起来。

根据三大法则,大量的学者以此为判断,通过天文望远镜很早就能看到月亮上的山脉,甚至能提前判断轨迹,观察到了卫星围绕木星运行的现象。

不光脚下的地球有月亮,那些大的行星也有月亮。

进一步的证明了马蓬瀛夫人的天体学说,而且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转,已经成为了学术界的主流,甚至有人提出,太阳是否也围着未知的存在运转呢。

整个世界不管是漂浮在宇宙,其实一直在运动。

戴国伟与马蓬瀛师徒关系才是正常的,不过也有另类。

当下大明比较出名的青年学者贺虎,他与自己的导师关系就很复杂,甚至敌对,虽然贺虎常常说自己很尊重自己的导师,是他的引路人,但是他的导师最大的成就被弟子推翻了,无疑让两师徒形同陌路。

观众台下,孤单的贺虎听完戴国伟演讲的三大法则后,不禁陷入了深思。

他有些初步的想法,如果这三大法则现象,可以通过自己提出的引力学理论来解释,那么很多不能解的现象就豁然开朗起来。

想到这里他再也坐不住,演讲结束后第一时间返回了家中。

两层的小楼房,贺虎回到家后,与母亲打了一声招呼,然后上去了二楼,关上了书房的大门。

七妹露出无可奈何的眼神。

年轻的时候担忧儿子不成器,没想到调皮捣蛋的儿子突然开窍了,但是呢,一心追求学问的儿子至今没有成家,七妹又担忧了起来。

儿大不由娘,七妹并不是传统的女性,虽然心里有许多的想法,到底没有强迫自己的儿子。

已经离开北平大剧院的七妹,如今跟着儿子居住,照顾儿子的饮食,已经没有别的诉求,只希望有生之年看到儿子成家。

贺虎推出一块干净的黑板,思考了一会,在心中构建一个模型,试图将这三大法则联系起来。

经过一番思考和推演,反复的写和涂改,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贺虎终于找到了一个完美的解释。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不仅仅导致地球自转速度变慢,还会引起地球内部物质的流动和板块运动的变化。

而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则会导致磁场强度变化,因为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的金属元素产生的。

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

为了更好地说明自己的观点,贺虎尝试举出月球、地球和潮汐的运动关系。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导致了地球上水体的潮汐现象,而潮汐又会反过来影响地球的自转速度和磁场强度。”

“这是因为潮汐的产生会导致地球内部物质的重新分布,从而引起板块运动的变化和磁场强度的变化。这种相互作用和影响,使得整个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和神奇。”

……

贺虎的论文,引起了学术圈史无前例的轰动。

因为贺虎的观点实在是太让人们震撼了,推翻了所有人几千年来形成的三观。

原来洪水,海涛,地震,风雨等等,全部是自然科学现象。

幸运的是大明的宗教并不够强势,反而是文人的地位更高,所以和尚与道士们虽然想办法反对,试图反驳贺虎的学说,但是更多的学者们被贺虎的才华和想象力所折服。

乃至青年学者戴国伟更是激动地表示:“我一直以为我的三大法则是无解的谜团,但现在看来,我错了。贺虎的引力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的奥秘。”

科学方法论已经是大明学术界的共识,在这一准则下,贺虎的学说实在是太过完美,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人们无法推翻。

整个宇宙的奥妙,在人们的眼前被打开了。

原来是这样。

竟然是这样。

贺虎的老师主动说道,“我不如自己的弟子。”师徒关系的和解,更是成为了美谈。

自此以后,贺虎的名字在学术界广为传播,从出名学者变为了学术界泰山,而此时的贺虎还不到三十岁。

他的引力学理论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引用和研究,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前沿领域,而贺虎本人也在这个领域不断深入探索,希望能对自然界的理解和探索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学的大门被打开了,从此以后是科学的世界。”

技术报上的头版头条,让和尚与道士们头疼,他们甚至不敢去骚扰贺虎。

几千年来的迷信彻底被科学打败,哪怕俗世间仍然信奉迷信。

很快,戴国伟又在新的公式下,推算出了彗星的回归日期,这颗彗星被命名为戴国伟彗星,虽然学者们知道,他们活不到那天,但是后人可以证明这伟大的发现。

如果那一天后人证实了这件事,那么科学的地位将再也无可动摇。

人们把这一年称为行星大发现之年。

一间黑暗的小屋朝阳的墙上凿开一个小孔,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在阳光照射下,一个倒立的人影就呈现在屋内对应的墙上。

《墨经》中解释道:“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意思是说光穿过小孔如同射箭一样,是直线进行的,人的头部遮住了上面来的光,成影在下边,人的足部遮住了下面来的光,成影在上边,于是便形成了倒影。

这是几千年前古人的实验。

自然科学家陶鏴前年在自己的演讲上提出的例子之一,通过报纸的传播,成为了许多人熟知的故事。

“光是有颜色的。”

这个发现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光学现象。

它背后隐藏的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是光与影的奥秘。贺虎在引力学的道路上达到了瓶颈,很快转移了研究方向,希望通过更多的学科研究,最后相辅相成。

最近几年出名的研究成果,贺虎最终选择了陶鏴的成果之一。于是,他开始致力于光学的研究,试图揭示更多的光与影的秘密。

用简易的设备进行了多次实验,不断验证和完善自己的理论。

他发现,光通过小孔产生的倒影,其形状、大小和位置都与光源、小孔和接收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有关。与先人不一样,如今的学者们习惯了研究其中的规律和奥秘。

随着时间的推移,光学理论已经被更多的人开始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贺虎与他们利用墨子的研究为基础,试图推导出其中的理论来解释许多的自然现象,以便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虽然古人的实验已经被证明,但是贺虎并未满足于此。

他深知当下光学领域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着人们去探索,目前的研究成果,还有许多可以继续深挖的方向,于是,他将自己的理论付诸实践,与工匠们试图研制出更先进的光学仪器。

他要求的光学仪器虽然没有制造出来,工匠们却意外的制造出了显微镜。

显微镜成为了贺虎的发明之一,学术界再一次被贺虎震撼,人们都在讨论贺虎,以及为显微镜的功能说震惊,唯独贺虎不满意。

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那间黑暗的小屋和那个凿开的小孔,来自于墨子。

“迷信是真的还是假的。”

与许多出名学者一样,贺虎因为各方面实验的瓶颈,仿佛找不到出路的老鼠,不禁动摇了起来,几千年前古人都能发现的现象,犹如一个圈一般,不光是别的学者回到了原点,贺虎也深感自己回到了圆点。

就像天上有一只无形的大手,正在摆弄渺小的人类。

贺虎发明了很多理论,可是每一样的理论在深入下去的时候,皆回到了原点。

“子不语怪力乱神。”

贺虎喃喃的念道。

这又是一个圆点,是不是先贤们早已经发现了呢。

“轰隆隆。”

“哗啦。”

天空一声巨响,雷电从天上落下击打在钟塔的避雷鹤上,建筑的人完好无损,只留下焦黑的仙鹤。

贺虎披头散发的在阳台上打量这一景象。

唐代《炙毂子》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汉朝时柏梁殿遭到火灾,一位巫师建议,将一块鱼尾形状的铜瓦放在层顶上,就可以防止雷电所引起的天火。

屋顶上所设置的鱼尾开头的瓦饰,实际上兼作避雷之用,可认为是现代避雷针的雏形。而早在以前,中国已经有了避雷针,一般以龙头为装饰,龙嘴里有避雷针头。

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别·戴马甘兰1688年所著的《中国新事》一书中记有:中国屋脊两头,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结一根细的铁丝,直通地下。

这种奇妙的装置,在发生雷电的时刻就大显神通,若雷电击中了屋宇,电流就会从龙舌沿线睛行至地底,避免雷电击毁建筑物。

“能量守恒定律。”

贺虎脑海里突然浮现这个词语。

能量守恒定律是贺虎在王玉功的王气说推导出来的假设,那么这巨大的能量转移到了哪里去呢。

世界仿佛一团迷雾。

看起来哪里都可以走,可处处都是壁垒。

贺虎试图往不同的方向一一走过去,希望能走到尽头,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比科学还诱人的了。

从小丰衣足食,受人照顾的贺虎经历了许多的事情,如今更是受人尊重的学者,普通百姓的爱好吸引不了贺虎,他仿佛虔诚的教徒一般。

国子监就像一个半封闭的社会。

贺虎追求他的学问。

而大明之外。

狗奴国的大内义弘死了,倭国的局势紧张起来。

缅甸宣慰司与暹罗藩属国和素可泰都司小规模战争不断,西部七省也不平静,高丽藩属国又发生了一次民变,金帐汗国的属国发生了叛乱,奥斯曼与帖木儿的子孙们发起了战争……

大明内部因为改土归流,有些地方上也逐渐不稳。

缓和了多年的思想之争又开始冒出了矛头。

随着大明疆域的扩张,越来越复杂的局势,朱高炽只有一个要求,一切的前提保持稳定。

当太孙从北方回京后,没有几个月太孙成婚了,朱高炽的长女也嫁了人。

朱棣生病了。

第二次从南洋回来的朱棣,身体一直不大好,经过长时间的调养反反复复,熬过了冬天却不见好转,让朱高炽的心里盖上了一层阴影。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