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地区。
虽然已经五月,可天气却仍然有些寒冷,一望无际的荒野里碰不到人烟,只有风的声音,充满了寂寞的大自然,显得格外的严酷。
“唰。”
厚厚的毡包呈圆形,网壁多以柳木条编成,是商人们从北平带来的,顶部是伞形,易拆装。
男人穿戴厚厚的皮衣,戴上毡帽提起帘子离开,去往不远处的栅栏处,那里有不少的牛和羊,猎狗们看到主人来了,齐齐围上来迎接。
毡包里有位露着半个肩膀的年轻女子正对着镜子梳头,镜子里露出女性脸上一片潮红,愉悦的轻声哼唱表明了女主人非常的开心。
中间是支撑毡包的大圆柱,然后是伸出毡包顶的烟囱,烧着煤炭的煤炉,让毡包里温度比较暖和,虽然没有了雪水,但是附近有小河。
女子穿戴好了衣服,把窗帘一个个打开,很快明亮了起来,空气也畅通了许多,想了想,重新坐回去,从盒子里取出笔墨。
她要告诉自己的父母,丈夫答应建房子,以后他们家就不住毡包了。
除了专门请木匠瓦匠师傅们,其余的劳动只需要丈夫的哥哥弟弟们,加上娘家人已经足够,想到明年就能住上宽敞舒适的宅院,刚成亲一年多的女子就很开心。
时代变了。
从塞南到塞北,每户都分了非常大的牧区,并规定了养殖数量的上限,有保护牧地生态的义务,这个变化的背后是整个地方社会的变化。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塞南行省的百姓们逐渐住上了砖房,慢慢的塞北地区也发生了变化。
严格的土地政策,每片牧场单家落户,再也没有了奴隶,大家都是自己的主人。
“唰。”
听到帘子掀起的声音,女子以为丈夫回来了,露出高兴的笑容转过头,笑容逐渐僵硬,眼眸里露出了一个不认识的人。
那人穿着肮脏的衣服,手里拿着带血的长刀,先是警惕的目光,等发现帐篷里只有白净的女人,犹如饿狼看到了羊一般,那人眼睛就像发光。
他跑出去两步,招呼了远处自己的几名同伙。
栅栏上满是鲜血,牧场主人倒在血泊里,几名马匪听到同伴的招呼声,连忙赶了过去。
北海地区,也就是后世的贝加尔湖,亚欧大陆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储水量最大的湖,发生了一起灭门惨案。
马匪们以残忍的手段,杀害了年轻的夫妻,抢夺了他们牧场的财物。
一名北平的记者听到这个消息后,亲自去了一趟塞北地区,收集了完整的消息后,登上了北平的报纸,清晰的告诉百姓们,那些暴徒是如何作恶的。
大明每年都有死人,许多的命案都没有破。
但是随着物资的发达,社会的总体道德不断提高,猛然听到如此凄惨的事迹,乃至年轻夫妻相爱的故事,一时之间引发了北平的震动。
能引发北平震动的消息,很快受到其他报社的转载,很快惊动了内地,越来越多的百姓们关注,认为这太残忍了。
内阁忙着倭国收尾,以及皇帝陛下归京的事情,突然间,此事闹得沸沸扬扬,乃至于文华殿都被惊动了。
“这件事可大可小。”
杨士奇意味深长的说道。
风气非常的重要,当下的内阁虽然也有小的矛盾,大体上保持了和睦,正所谓政通人和,解缙点了点头,理解杨士奇的意思。
“难啊。”
“事情哪里有有简单的。”
两位阁老发出了感慨。
从塞南和塞北施行分地到户的那天起,正如万事有利有弊,好的一面是人人都有了自己的牧场,而且因为和内地的紧密贸易,生活水平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坏的一面呢。
内地原子化社会同样也在牧区上演。
不同于内地,塞北和塞南大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像内地城市较为封闭,主要是无人区太多,那么治安的要求就太高了。
特别是大明在改变百姓们的面貌下,自然会有许多的反抗势力,无疑加大了难度。
塞南和塞北每年的全军大拉练,除了是保持军队战斗力,另外重大的原因就是根除匪患,保护牧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想要解决非一日之功,能做的不过是继续保持警惕,彻底消灭匪徒份子诞生的土壤。”
果然。
二人见到太子殿下的时候,朱高炽询问了此事,杨士奇上前回答了一番,听完后朱高炽也不再多言。
“根据与各部的商议,关于倭国,狗奴国,还有四国岛等地的布置如下,首先是四国岛,更名为二名洲,设三司制度,筑紫都司也是如此,计划用三年时间改制。”
“然后是东瀛都司、近畿都司、中部都司、关东都司、东北都司,北海道宣慰司。”
朱高炽听完杨士奇的介绍后,知道东瀛地区就是原来日本的中国地区,也就是狗奴国的地盘,狗奴国在两次战争中的表现太差。
大内氏的精锐军队第一次战争中被幕府灭了绝大部分,第二次战争里更是扶不上墙,既然如此无用,倭国幕府也被彻底打败,那么也没必然存在了。
如果是一般的势力,大明也不可能说取消就能取消,但正是因为太过无用,而且本就是大明扶持起来的,虽然有反对,但朱棣亲自压了下去。
“虾夷人愿意退回北海道?”
朱高炽好奇的问道。
大明未出现之前,虾夷人早已衰败,虽然龟缩在北海道,其实也并不安全,如今说是成立北海道宣慰司,但是虾夷人反攻上了倭国本岛,如何舍得轻易退却。
“根据臣等的商议,狗奴国原来的部分势力搬迁至东北都司。”
杨士奇只说了个开头,朱高炽就明白了他们接下来的计策,天下的招数就是那些,没有什么新鲜事,无非是让他们狗咬狗罢了,大明居中调节坐收渔利。
不过朱高炽仍然耐着性子听杨士奇他们把说完。
上辈子有种上级,本来从底层升起来的,可谓是经验丰富,正是年富力强,可没人愿意在他下面做事,带队是带不好的。
就是因为没有耐心,觉得自己清楚的知道下属在想什么,以及他们准备做什么,所以不愿意给下属们更多的时间。
这就跟孩童们看电视的时候,如果看的是自己看过的电视,就会手舞足蹈自豪的告诉伙伴们自己看过这部电视,并每每自我主动解释电视情节,不顾其余人的反感。
两者皆属于低级的表现。
等杨士奇等人事无巨细的解释完,朱高炽给予了认可,然后才说道:“打江山容易,治江山难,倭国毕竟是有历史和形成自己文化的王国,与别的地区不同,想要彻底消化,还需要下大工夫。”
“不能因为军队打了胜仗就觉得是终点,恰恰相反,于我而言,军队打了胜仗才是开始。”朱高炽继续对众人说道,“所以父皇想要把二弟留在中部都司,我是认可的,这对大明的未来利大于弊。”
杨士奇和解缙露出了为难之色。
皇帝想要改封高阳王为东瀛王,就藩中部都司富山城,以此挟制东北都司和北海道宣慰司,这岂不是等于走了回头路?
多少年来,朝廷上下默契,不显山不露水的取缔了实封藩王,结果第二代皇帝却要把自己的儿子们改成实封的,那以前做的岂不是成为了笑话。
原来不是不支持实封藩王,只是因为不是自己生的罢了。
朱高炽并没有想过要把二弟封到海外,不是说舍不得土地,而是要明白,有几个人愿意离开城市上海去柬埔寨乡里生活?
穷人可能愿意,因为穷人的要求低,但是富人绝对是不愿意的。
但是父皇的来信,以及二弟的同意,那么朱高炽就有了想法,如果能把二弟封去海外无疑是很好的开头,对于地方稳定有至关重要的效果。
只是朝廷很难接受,所以朱高炽尽力的解释,希望朝廷能同意。
就算内阁想不通,朱高炽相信以父皇的威信,或者自己强硬的要求下,内阁最后也只能通过,可这不是朱高炽想要的,朱高炽想要的是经过商议和互相妥协后达成的约定,而不是一方面的强迫。
听完太子殿下的想法,杨士奇和解缙也没有坚持。
大明立国初,南北重新一统,融合的态势非常的快速,后人仿佛觉得是天经地义的,而洪武朝的人们的确用尽了招数。
藩王们就藩,不光带去官吏,还有军士和户数。
那么现在面对的是海外,又与南洋很多王国不同,倭国的文化和历史更要成熟和先进,简而言之不是那么好融合的。
不论采用什么政策,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朝廷与倭国的距离太远,需要地方上有个能做主的人,那么藩王就成为了很好的人选,这与内地的藩王又不同。
经过朱高炽与内阁的初期交流,关于高阳王改封东瀛王的消息越传越广。
京城本就是天下的政治中心,人们关心政治。
同时。
京城国子监里发生了一次大争议,还惊动了礼部。
“古人说话用白话文,书写却用文言文,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和对话,白话文的语言比较简单易懂,易于表达和交流,而由于书写工具和材料的限制,先民为了节约书写时间和空间,以及使文献资料更加规范和庄重,便采用了一种经过加工和提炼的书面语表达形式,这种书面语表达形式就是文言文。”
“但是呢,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些人就是喜欢卖弄,就是喜欢显得自己与众不同,做不寻常的事情,与区分自己和普通人。”
“文言文的使用和发展历史里就能看见这种人的身影,充满了恶臭。”
一名穿着中制装的先生故意在鼻子前扇了扇风,不等对面反驳接着说道:“同样的道理,咱们这国子监本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材通俗易懂才好,可有种人啊,生怕普通人看懂了显不出区别,非要写出普通人看不懂的教材,才认为自己高深。”
“那些不懂的人一看,看了半天也不懂,只能说:先生大才。其实啊,狗屁不是。”
“国子监的教材,别说什么学问和科学,如果普通人看不懂,那就是编写教材的人才能不足,不存在普通人看不懂的教材。”
“教材的作用,就是让普通人一眼就看看懂,而不是看了和没看一样,还要自己猜,还要自己悟。”
……
国子监有自己的报纸,这场不知名的辩论,在小范围内流传,最后流到了文华殿,传到了朱高炽的手里。
看完那位先生的言论,朱高炽很是认可。
落后是什么?
落后只是经济?或者军事?
优秀的教材立足于让学习者开动脑筋自学,历史发展,现象概括,解决方案,公式定义由来,参考文献……娓娓道来。
非常符合人类了解现象-概括规律-总结公式-改造世界的思维方式。
落后的教材是老师自己都整不明白,而且很多教材本身就是滥竽充数,然后才不配位的庸人们也琢磨出了诀窍:通篇贴公式定义,让你平日背诵考试为主,最后以满足分数考核标准为重。
幸运的是后世随着全面的复兴,在编写教材方面也出现了许多的优秀人才,例如王爽老师的汇编,齐民友老师的微积分系列,陈希孺老师的概率论系列都写得很好。
印象里王爽老师在开篇谈到他对如何传授知识的看法让人叫绝,在知识介绍阶段,这本书丝毫不逊色于国外优秀教材。
优秀教材是现做好的拉面,一大碗,直接就能吃,吃完就饱了。
落后教材是挂面,得用水煮以后才能吃,而煮法如何就全看厨师的水平了,遇到好老师是学生的幸运,可好老师又是可遇不可求的,做不得普及的标准。
所以北平国子监那位先生的思想,朱高炽是支持的,哪怕是国子监的教材,也应该是这样的方向。
永乐二十年。
西洋北岸几个王国的使团抵达了大明,拜见了大明的太子陛下,歌颂伟大的大明。
他们震惊的无以复加。
这是神奇的国度。
不光是物资的发达,还有许多他们看不懂的事情,例如每个人受到法律的保护,上至皇帝贵族,下至黎明百姓,很远很远地区一户普通百姓被杀,竟然会导致十二万大军的出动。
这些西洋北岸王国使团的使臣们,听到关于塞南塞北军事加强大操练消息时,脸上露出了无法理解的神情。
这里的人很有礼。
做什么事都有礼,非常的和善。
每个人都是那么的富裕。
地上流淌着金子。
他们喝的水都是金子造的水管可以流到自己的家里。
……
地上天国。
理想国。
无数的神奇传闻通过这些人的口和文字传回了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