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247章 美国考察团

小镇青年在美国 秽多非人 1755 2024-03-14 16:38:18

“据说大使是威廉姆·C·布利特。”

威尔基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他已经得知了罗斯福定下的驻苏联大使的身份。但是他现在和奈尔谈论的事情,并非是这件事。

“既然大使不是你,你还有什么问题?”奈尔完全不认识这位布利特先生。

但是不认识就不认识呗,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以后再去认识。现在人家都要飞去上万公里以外的苏联了,起码三五年内,不可能和奈尔有什么交集咯。

“总统那边,你知道的,希望拓展苏联的市场……”威尔基缓缓道来。

现在苏联的情况大伙儿都知道的,正在积极的实现工业化。但是苏联的底子并不太好,各种各样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啊,可惜他并没有把这些资源迅速转化成为工业制成品的能力。

举一个例子,一支在美国只需要三美分的铅笔,在苏联,几年前可以卖三十美分。现在的话,价格已经回落了,却也是美国的两三倍之多。

罗斯福看中的正是这一点,苏联需要美国的投资和各种各样的工业制成品。就和小日子人一样,虽然国家已经部分工业化了,可是很多东西没有办法自己生产,或者自己的产能不足。

尤其是那种精密机械,机床什么的,还有农用车辆,工程车辆,苏联都极度缺乏。只能学小日子人,想方设法从美国进口。

别看好像是罗斯福高瞻远瞩,缓和了美苏之间的关系,实际上美国的那些工业资本家们,也在后面拼命地推动这一事件的发展。

就比如福特吧,他很希望自己公司各种卡车,输入苏联·最好能够卖给苏联几百万辆卡车,那样福特不仅能够重夺全美第一汽车生产公司的宝座,还能够获得庞大的利润。

基于此,罗斯福和他的智囊团商议之后,准备向苏联派出一个工商业和民主人士的考察团,了解苏联的情况以及实际需求。然后再回国,进行相应的生产,同苏联展开大规模的、全面的贸易。

大伙儿没猜错,威尔基被点名啦!

作为在野的党外民主人士,威尔基先生既在商场上颇有成就,又在社会活动上贡献颇多。威尔基夫人则是一位积极的妇女儿童保护人,每年冬天都能见到夫人在纽约街头分发防寒物资,以及过冬食品的身影。

身兼政治活动家和工商业从业者两个身份的威尔基先生,真是相当适合去苏联,了解了解这个陌生国度的情况啊。

加上威尔基先生卓越的口才,以及亲和的念股,一美利坚和苏联的外交添砖加瓦。

好家伙,说得还挺对,高帽戴的也不少。

“所以让你去考察团里面,做团长?尔小版心-a-那边为了支开各种碍眼的存在,连这种招数都使出来了。

苏联他自己要什么,他自己难道不知道吗?还需要你们美国人来考察啥啊。你就赶紧把各种工业机械设备,往我这儿拉就完了。

“不不不,团长是哈默先生。”“哈默先生?”

阿曼德·哈默(Armand Hammer,1898年5月21日———1990年12月10日),也译亚蒙·哈默,西方石油公司主管,企业家和艺术品收藏家。出生于美国纽约的布朗克斯,他们家是犹太人后裔。

父亲朱里埃斯·哈默是美共的创始人之一。哈默在20世纪20年代与苏联进行了大量的易货贸易,无论从生意上还在和苏联领导人的关系上都获得了很大的收益。1990年12月10日因病逝世,享年92岁。

“哈默先生在苏联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又曾经在苏联从事贸易。白宫方面请他出面,居中介绍,带领考察团在苏联走一走。”威尔基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哈默。

“那这事就纯粹是白宫方面,为了把你支开而已嗷。”奈尔听了一圈,感觉这里面似乎没有什么大的恶意在。

因为这种代表国家而来的考察团,具有很高的外交等级。要是考察团在苏联出点什么事情,那就和宣战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了。

作为团员,随团去苏联的威尔基,显然会得到苏联方面的严密保护。而且考察团内肯定还有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其他大佬,美国工商业各部门的大资本家,或者是经理人。

这些人在美国都是人上人,最是惜命的。如果他们感觉这个事情有危险,肯定不会答应去苏联的。

“我离开了,南方公司那边怎么办呢?”威尔基顿了一顿。

“唔……”这倒是啊,威尔基说得一点儿不错。

南方的那些电力能源公司,本来心就不齐,有威尔基居中协调整合,还可能勉强应付罗斯福的各种花招。威尔基要是离开了,那这事儿就不好办了。保不齐就有人会摆烂,或者是躺平,甚至畏难退缩,对罗斯福和联邦政府的诉讼,难度将大大增加。

“事情不急,起码要大使出发之后,考察团才出发。”

“你让我想两天。”

“不急不急,据说几家公司的代表,还在准备名录呢。”电话那头的威尔基说道。

美国这边肯定是要多准备一点样品,或者起码是样品的照片和名录吧。毕竟苏联现在的胃口很大,什么都要,整个工业体系从上游到末端,准备全部引进。

而且根据奈尔的记忆,苏联还向美国购买了大量的专利。此时美国作为全世界第一的工业强国,各种各样的技术专利数不清。

想要快速走完整个工业发展的流程,直接向美国购买专利,是最简单的方法了。当然啦,向英国买也是一样的,但是这不是美国已经送上门了嘛。一事不烦二主,保不齐和美国买的多了,美国还能贷点款子给苏联呢。

欧洲方面,因为列宁对所有帝俄时期的外债概不承认,导致整个欧洲都不太愿意借钱给苏联,苏联凭借自身的资金,很多事情办不起来的。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