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763章 苏德互不侵犯

小镇青年在美国 秽多非人 1840 2024-03-14 16:38:19

一谈一个月,奈尔是很有耐心的嗷,日本人的耐心也不小。约略是感觉美国需要应对欧洲的局势,确实不想在亚洲再招惹日本,所以算是求着日本,所以日本方面的态度,时而强硬,时而平缓,就是想要从美国身上刮更多的东西。

华盛顿那边,到是催得有点急。不是因为别的,而是苏联和英法代表的最终谈判,已经彻底破裂了。

虽然没有翻脸,可是距离翻脸也没啥太大差别。

所以按照华盛顿方面的预估,很难说之后苏联会干出点什么事情来。毕竟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眼里,一个工产主义国家,可能比德国小胡子还要危险。

尤其这个工产主义国家,还是巨大的苏联。

白宫方面甚至再度降低了底线,提出日本如果能够全面撤出黄河以南的中国地区,可以直接承认伪满洲国,承认日本在蒙疆地区扶持的伪政权,承认日本在东南亚地区以和平方式获取的各种权益。

从默认转为公开正式承认,而且在事实上对日本势力进入东南亚,也出现动摇。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条有什么好厉害的,怎么就成了美国的底线之一?其实很简单啊,因为东南亚有橡胶啊!

橡胶这个东西,就不需要再多做介绍了吧。华府方面既承诺向日本十年内提供一千万吨石油,还立刻交售一百万加仑高品质航空汽油,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能够维持日本的石油需求了。

现在日本稀缺的最重要原料,就是橡胶。一旦日本再以和平手段取了橡胶,那么日本的工业和军事就基本上不缺乏什么重要的物资咯。

毕竟煤炭和钢铁,可以从中国东北大规模的掠夺。日本本身也有一定的矿产储备,加上还可以从美国进口废钢,以一个“穷逼帝国主义“的水平来说,基本够用了。

当然啦,这条底线格鲁还没有授权奈尔通知日本人,毕竟美国只是不希望两面作战,并不是怕了日本人。给钱给贷款已经是很大的让步了,不到万不得已,不应该把这样重要的条件,也让出去。

只有到了实在无法谈判下去的情况,才可以把这一款提交出来。

奈尔心里面有分寸,给日本石油,日本有烧完的一天。给日本钱,日本也有用完的一天。这些东西给了也就给了,不算什么根本的大事。

一旦让日本以合法手段掌握了橡胶的生产地,那美国挟制日本的手段也就少了一条,所以不能够轻易松口。

对了,之前代表文官的井川忠雄来了,代表陆军的岩畔豪雄来了,后来代表海军的山梨进一也来了。这三个人坐在对过,差不多就算是代表了在东京能够说得上话的几波人。

要说不说,这几位也颇有些锱铢必较的意思在。一个个都盘算着从美国人口袋里面掏钱,能掏多少掏多少。

从中国撤军,大致上已经在日本国内获得了一定的共识。主要是昭和本人也有所表示,这导致原本激烈反对的松冈洋右也不得不闭嘴了。但是陆海军方面还是要求谈判小组务必继续深谈,保证华北五省二十五年驻兵权。

如果能够再谈一个黄河以南占领区五年驻兵权就更完美了,但东条英机他们也知道不太可能。美国人要门户开放的,不会容许日本这样蹬鼻子上脸。

最后无非就是钱的问题了,诺门坎开打,美国就给五个亿美元。然后允许拿日元去纽约再换五千万美元一年,足够日本在美国购买所需的一切军用物资了。如果战局扩大,日本发售战争债券,美国银行团也会代为承销。

假设日本战争胜利,能够打出来一个远东共和国,美国也要公开承认这个国家,并且同他建立外交关系。

又是"生拉硬扯"的一天啊……

奈尔把拟定的草案,转交给格鲁审阅。格鲁本人的意见,在这次的谈判之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毕竟罗斯福本人不在这儿,作为罗斯福的亲信和同学,格鲁就是事实上最终拍板的人。

一旦格鲁落笔签字,白宫那边基本上也会宣布承认。走完国会两院的程序,一份新的协定就将诞生。

是以格鲁不敢怠慢,仔仔细细的捧着拟定好的草案,一字一句的看。而且还是英文和日本双文本的看,生怕日本人翻译的时候,再闹出点什么幺蛾子来。

有些东西是吧,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况且日美这一轮的谈判,到底是怎么回事,大伙儿心里都有数。不过是帝国主义之间的交易罢了,充满了赤果果的利益,就是纯粹的狗咬狗罢了。

如此局面,双方都没安什么好心,由不得格鲁不仔细。也亏奈尔本身学过日语,知道不少,能够帮着在一旁审阅。马尔歇神父也在日本干过,三人凑一块儿看。

细致的瞧完,格鲁吐了一口气,心里面的大石头算是落了地。虽然条件比较的苛刻,到底只要能够把日本哄去打苏联,美国就是赚的。

可上万公里外的莫斯科,事件的发展,就没有那么遂格鲁大使的意了。

秉持着小胡子旨意的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亲自赶到了莫斯科,会见了刚刚同英法等国谈判破裂的斯大林。

小胡子在某种意义上,算是拿捏住了斯大林的软肋。知道苏联此时在国际上,处于一种几乎是完全孤立的状态。甚至可以说,整个苏联,就是四面皆敌,无一处可以放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小胡子向斯大林抛出了橄榄枝。

苏德之间,或许可以签订一份互不侵犯协定。对英法美等国来说,德国去攻打苏联,是最完美的事件。对苏联来说,反之亦然。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不能和德国签订一份协定呢。就算两边都心知肚明是缓兵之计,那又如何?总之协定很快写就,上面赫然有一条内容。

缔约一方如与第三国交战,另一缔约国不得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