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下榻的公馆,克里斯汀根本没有在意自己舅舅给奈尔送来的密信,绕着整个公馆到处观瞧。不出意外地话,她还要在这个公馆内居住生活好几年,连她的孩子者都要在这里出生
奈尔只管吩咐厨下去做樱桃布丁,之后家里的女仆,会为克里斯汀安置好一切的
塔夫脱送来的这封密函,虽然有些突兀,却并不出乎奈尔的预料。当本次世界大战走到末尾时,美国早就预备着开始去分享旧时代殖民体系崩溃后的美味。
包括以远征军为主力,光复英属缅甸,并事实上扶持缅甸四邦独立建国。以及出面调停英苏在伊朗地区的争端,直接进兵控制伊朗全国,扶持伊朗政权建立秘密警系统,并和带英分享石油利润。Jo
甚至连法属印支,美国都插了一脚。划了一条海防--芒街线,将越南北部的华裔人口,全部迁移到这一地区,并将该地全部移交给中国。
同时令法国租借海防,允许美法军队进驻。使得法国势力在越南北部,有一个坚实的基地。延缓北越部分势力的发展,同时加强帝国主义在当地的镇压力量。
乱七八糟的棋子,美国已经安置下了不少。但当时毕竟是战时,直接去肢解带英明显不妥。即使美国已经很急了,也不过是逼迫英资出售在美所有资产罢了。一波吸了带英几百亿美元的资本,很是打击了带英一番
但现在不同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带英的“利用价值"急减少。咱们阿美莉卡也是很讲现实的,确实可以开始动一动了。
作为曾经参与制定美国战后策略的要员之一,奈尔有自己的一套看法。
比如美苏两国过早的插手进入中东,又没有足够的布置。且在摧毁了带英的殖民体系之后,无法维持当地的均势和平衡。使得中东一再的发生战舌,且成为各种恐怖主义的泥淖。
又比如印度,进行印巴分治当然很好,也没有任何问题。事实上确实造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之间,看不到尽头的矛盾和纠纷。
但这样做,除了恶心印度和巴基斯坦外,对美国或者苏联有什么意义?
留一个印度在美苏之间来回横跳,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或者说可以使劲给印度卖武器,从印度身上刮几个钱?
明显没那么符合美国的利益,符不符合苏联的利益,那暂时不在咱们的考虑范围内。
英属印度独立,美国是希望逐步驱逐当地的英资,然后由美资进入,通过经济手段,掠夺印度的原材料,倾销美国的工业制成品。
历史上的结果,几乎可以说是完全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因为尼赫鲁施行了国有化政策,一波干死了英资,却又没有向美国敞开大门,某种程度上反倒是倒向了苏联。
站在奈尔的位置上,实话实说,美国没有吸到印度的血,那就是不行!
而且带英显然不是吃干饭的,可能也察觉到了苏联和美国的动向,蒙巴顿勋爵是怎么做的?我摆烂了,我不管了,爱咋咋滴,在大致了解了英属印度的形势之后,立刻放手,在印巴两边的领导人都猝不及防的状态下,宣布了分治计划,允许两国独立
计划公布的第二天,印度教徒和绿教徒就开始了大规模的仇杀和驱逐运动。据说在某些日子里,一天能有超过四十万人的死伤,这完全可以说是一个恐怖到不可思议的数字。
偏偏如果放在印度,好像也不是那么离谱。
可以很明确的说,英属印度是在尚未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就突然分治建国的。印巴双方没有预料到,美国和苏联也没有预料到。什么布置都没有,最终只能坐视印巴局势的发展和变化。
所以奈尔认为,必须暂时停止对带英殖民体系的小动作,不论苏联如何,美国一
定要赶紧开始布局。
英属印度北面的尼泊尔、不丹和锡金三国,必须保证其独立,并且将他们全部拉拢到美国这一方来。
而且美国要获得这三国的驻兵权!
平时驻不驻的再说,可一定要有这个权,而且在必要时刻,能够从缅甸四邦以及伊朗,调集人马,从北面以高临下,威胁印度次大陆。
或许有人要说,这不就逼着印度倒向苏联了吗?是个问题。在北面有大敌的情况下,印度确实有可能倒向苏联。
但假设南面也有大敌呢?
印度次大陆南部的泰米尔人,不仅民族特征明显,还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与北印度的共同性,完全可以说只有印度教一条而已。
这样的民族不独立,什么样的民族独立?按照奈尔的想法,英属印度至少要分三块,北印度的印巴分治,以及南印度的泰米尔人独立。
如此分治,并非没有民意基础,泰米尔人早在印度独立前的1937年,“达罗毗荼运动"就抗议在学校将印地语作为必修课,称这是“对泰米尔人的征服"。印度独立时,泰米尔民族主义政治家E.V.拉马斯瓦米.奈克尔支持巴基斯坦的诉求,试图以巴基斯坦的方式建立"达罗毗荼斯坦/达罗毗荼纳德“国。
还有一个重点,那就是泰米尔人的人口数量,是逊于北印度的,甚至逊于巴基斯坦。可他偏偏在南印度占据广阔的土地,一旦独立,必定被北方的尼赫鲁盯上。
加上都信奉印度教,北印度一定会设法南下统一泰米尔人政权。这时候美国的作用就显现了,完全可以以保护者的姿态进入南印度,维持泰米尔人的政权。
一个高度紧张的印度次大陆,才是符合美国利益的印度次大陆。南北都被美国势力所影响,尼赫鲁想必就不会那么急吼吼的选择站队了。
美利坚合众国的赫赫兵威,现在和苏联可不相上下,尤其是在日本丢了两个小男
孩,一下就是十万人。任何轻举妄动,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