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94章

臣好看,但想换个老板 伦佐 3231 2024-12-10 09:19:40

太子这里露馅这件事,光渡没指望能瞒住细玉氏太久。

毕竟他与太子在太极宫前,回避众人单独说话一事,估计他还没踏进太极宫大殿,里面的皇帝就已经知道了。

而细玉皇后在宫中,亦有自己的耳目,光渡正想借此事看看细玉皇后的反应,因此是乐见其成的。

果不其然,光渡奉召入太极宫后,皇帝先关心了一下他的身体,叫他明天正常上朝,才便貌似随意地将话题转到了太子身上。

“如今太子也大了,皇后开始操心他的婚事。”

“可有合适的人选?”

“她挑得仔细,如今几家姑娘在相看,专门找司天监看星象斗数、算星宿罗布,又在民间寻奇人能士,挨个给太子合八字。”皇帝露出一点讽刺的笑,“但孤看得清她打的算盘,她只想要户部尚书的女儿,做她儿子的太子妃。”

……户部尚书。

户部可是掌管夏朝国库银两分发的机要部门,无论是修建宫殿,各地州府运转,还是发放官员俸禄,都要指望着户部拨款。

尤其是在穷苦地方当差的小官,就指着这笔银两入账,才能养活得起一家老小。

这也是在东胜州分别前,李元阙特地交代过他的。

户部——这个位置太重要,坐在上面的人掌管天下官员的钱袋子,有这一派心甘情愿的配合协作,那么无论谁做皇帝,都能做得安泰长稳。

若是可以用一桩姻亲来笼络户部尚书,可是再好不过。

所以皇后上来就瞄准了这家姑娘,若是定下婚事,这桩姻亲将为太子一派提供莫大的助力。

而皇帝的态度,也足够明了。

显然光渡的回应,让皇帝十分满意。

以前光渡站在文武百官之后,只能远远听着最前面的声音,如今他站在足够靠前的位置,只要回头,就能看着身后的人,看清那一张张声色各异的脸。

“好了,孤没有疑你。”皇帝温和地打断了光渡的话,“一个刚长毛的小崽子,孤还不至于如临大敌。”

虽然皇帝有这个意向,但光渡绝不能开口直接要。

皇帝自己会做出决定,而他在试探光渡的态度。

至于他消失的这段时间,是因为受了伤,因此隐忍不出,直到联系上暗处蛰伏的部下,才一举出动制敌——这种借口听听就好,光渡知道不是真的,李元阙明明是躲起来,坐看朝上浑水摸鱼了。

这话光渡没敢接。

李元阙消失的这段时间,足够让这中兴府乱成一团,水浑了,乱起来了,就是在乱中闯出新秩序的时候。

光渡大概也知道,皇帝背地里怕是气得连喝水都要呛了。

皇帝始终神色不明地听着众人争执,直到这一刻,他才给出了第一个主动的回应:“继续说。”

——李元阙的消息传回来了。

太子大了,羽翼渐丰,细玉尚书虽然老了,但身体硬朗,一房房比他女儿还年轻的小妾偷偷抬进府,还以为别人不知道。

前线大捷。

皇帝意有所指,“朝上许多老臣,一把年纪了,还占着位置不走?若他们都能像司天监的长监这样忠心为君,诚心事国,又能给孤省下多少力气?”

他们跟在皇帝身边这么久,又怎能不知道皇帝最真实的心意?

主和派以礼部尚书为首,不过他和光渡一样,揣着手不说话。

而这些年轻人的决定,必定牵动他们身后的父族长辈直接站队。

光渡认出,这武将出身于李元阙外祖父军中。

但今日在朝上沉默的、表态的,光渡在这张名单上,还是看到了相当比例的重合。

这幅清透苍白的模样,让皇帝心中又怜又爱。

进皇城,卸兵甲,去随从。

今日朝上动向,再结合着药乜绗的名单,终于算是给光渡缺席的这数个月的情报,给补上了个七七八八。

虽然这些年,没听说过这位细玉尚书再弄出一个孩子,但看这样子,细玉尚书再活个十年、甚至二十年都不是问题。

然而李元阙大捷的消息,就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潭水中,在朝上引起了滔天大波。

“可是若是李元阙接旨后,抗旨不回……”礼部尚书皱着眉头,将后半句话吞回了肚子里,苍老的脸上,露出真实的骇然。

赏赐,封号,殊荣,既要表达天子的爱重,又要给为国立功的王爷足够的体面,户部尚书满头大汗地接下了封拟的差事,他心里何尝不知这事要命,连忙想最近何时、何事让皇帝对他不满,脸都吓得煞白。

光渡忙道:“陛下,太子是东宫储君,对臣只是例行询问……”

光渡这回站得近,看得清清楚楚。

果然没过多久,他旗下门生出列,朝堂上慷慨陈词:“成吉思汗横扫西域诸国,威名远扬四海内外,哪个不知?哪个不晓?我们拒绝赔偿,不就是给成吉思汗一个现成的理由,等蒙古大军凯盛而归时,第一个就带头来收拾我们夏国吗?与其自取灭亡,还不如趁着与蒙古交好的时候,积蓄国力,再图长远计!”

如果花费足够心思,他有把握能把皇帝哄好,可是哄好,皇帝过两天怕是又要生气了。

他不做这种无用功。

礼部尚书却是不用自己说。

光渡早就在为今日做准备,对朝中动向一直颇为留意,更着令亲妹妹开设酒楼、商行、茶馆等产业,便是为了从细节处,观察揣测这些权贵真正的动向。

药乜绗以自己的判断,在上面细细列举了中兴府望族之中,哪些人是明确反对蒙古索赔,不满皇帝如今对蒙软弱态度的。

“太子年纪够大了,也是时候该收收心了。”

药乜绗送上的,无疑是一份巨大的人情。

而今日因为李元阙大捷,连群臣对蒙古索要赔偿的态度,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时隔多日,行踪未定的李元阙重新现身,他骑行绕后金国边境,取得大胜,如此一来,不仅蒙古没有了之前发难的理由,西夏还实打实地又夺了一座城池。

光渡站在朝上最前面的位置,做一个最不起眼的旁观者,只听着身后群臣吵得群情激昂,几乎连大殿屋顶都要给掀飞了。

一个武将挺身而出,气得当场破口大骂。

而皇帝这份悠闲自信,并没有维持多久。

恐怕李元阙在民间的声望,又要热热闹闹地更进一层了。

“还图长远,图什么长远?图你家公鸡以后有一天会下蛋?还是图天上打下一道雷,让成吉思汗把我们西夏给忘到脑后?”

皇帝最真实的脾气,只能关起门来发。

此刻,光渡什么都不需要做。

昨日朝上诸臣还在争论,是否要按照蒙古可汗的要求支付巨额钱粮,那数目,西夏要举倾国之力,才有可能在一年后奉上。

皇帝嗤道:“至少不能让太子没事就来孤这太极宫前后转悠,好不容易,等到了一次你,连人都给拉走了,看得目不转睛。”

他想起前两日药乜绗拜访他时,夹在灵芝盒里送过来的一张名单——那是药乜绗在中兴府权贵间喝了一个多月的大酒,充分发挥魅力,喝到与许多人亲如兄弟后,套出来的世家底细。

皇帝的意思光渡听懂了,白兆睿身兼三处要职,他也未尝不可。

李元阙又立了大功,这消息很快就会像鸟儿一样生出羽翼,飞到千家万户的老百姓耳中。

因为第二天朝上,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你你你,武将果然粗俗,在陛下面前,你怎能如此说话?”

皇帝冕旒后的脸都青了。

货与货怕比,比起李元阙的神勇无畏,皇帝数年的任期内,着实有些平淡无奇了。甚至因为皇帝对蒙软弱,为满足蒙古要求朝贡,去年新填的税,已为他在民间招致了非议。

皇帝收起奏折,光渡病后初愈,又清瘦了一些,如今连腰身都似乎不堪一折了。

就像现在这样。

武将怒斥道:“蒙古已经在敲骨吸髓,目的是要我们自己剃下肉来,再双手奉上,把蒙古喂得更膘肥体壮!到时候我夏国无兵无粮,岂不是国门大开,任由蒙古铁骑践踏?你们这群蠢货,才是好不晓事!”

等小会众人依次发过言,细玉尚书才慢慢开口:“如何对蒙,咱们到是可以放一放,毕竟蒙古使臣路上往返,也还是需要时间的,陛下面前,还有别的难题。”

虽然酒桌朋友说的话不一定都是真的,但药乜绗同样不是普通庸才,他能把这张名单拿出手送给光渡,显然已经过一番自己的考量。

皇帝夺位登基后,就将他从边境召回中兴府里圈着,毕竟人家有着实打实的军功,皇帝又爱惜名声,只在名义上将他升到兵部任职,实则完全剥夺了他军队的地方控制权。

光渡今天并不太想说话,因为这事才刚刚开始。

“说到司天监,那倒是你的老本行,你观星卜筮一道一直都很有本事,你那位老长监,年后也给孤递了折子,说年岁大了,要告老还乡,孤已经准了,只是谁来接替他,孤还没想好。”

火候不够,时候不到,他再等等。

后族强势,太子年长,这位多疑的皇帝,必不会让这桩婚事落成。

殿内众人一下子静了,迅速探过眼色,就低下了头。

光渡是不该说。

“内中不稳,外敌才会觊觎,我们这位王爷,如此神出鬼没,难道我们做臣子的,就不为陛下忧心吗?”

争吵继续加温,光渡站在细玉尚书身后半步之处。

这不就是直接逼着李元阙撕破脸面,拥兵造反吗?

光渡夸了几句司天监的老上司,才接起皇帝的话头:“臣在司天监时,见同僚中能人辈出,臣相信无论陛下钦点谁继任,其人都会为陛下竭尽全力,尽忠尽职。”

可皇帝还是咬着牙,露出笑容,“王爷又立大功,当立刻赏赐!别的事情或可再议,但这件事,决不能拖。”

细玉尚书道:“王爷立下如此大功,皇帝该当亲自召王爷回中兴府,当面嘉奖勉力,昭示皇天威德。”

下朝后,皇帝召来心腹开小会,光渡第一次获得站入殿中的资格,可是他始终不发一言。

然后要做什么,累累史书,已经昭然若揭。

其中许多年轻子弟城府尚浅,心中仰慕李元阙武威多时,一直憋着不敢说,药乜绗给了他们机会,喝到真心流露时,甚至好几个都表示自己愿意从左金吾司潜逃,前往西风军效忠。

如今李元阙不仅掌控边疆,还又新添一城东升州,这许多年来,他治下一块铁板,皇帝的人根本插不进手。

若是把李元阙逼反,怕是夏国境内,接近半数的城池皆举反旗,到时候别说设鸿门宴将人诛杀,西夏国都会直接爆发内战。

没有人敢随便接这句话,一时殿内陷入古怪的安静。

“光渡,你怎么看?”

皇帝看向始终沉默的人,“你说,孤该叫李元阙回来吗?”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